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有趣的教育活動作文怎么寫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有趣的教育活動作文怎么寫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我工資才四十二元,妻子養了一頭豬,一年辛苦買了七十元,發現被兒子偷了十五元。
兒子隨我就讀。妻子發現后,連忙跑到我任教的學校,說兒子偷了十五元錢,我連忙把兒子找來,問起錢的事。
兒子說,是拿了母親的錢。我問錢在哪里?兒子從口袋里拿出五元。我問,那十元呢?兒子說,請同學吃了。我問,放在誰家吃的?兒子說,柴老師家。我問柴老師在嗎?兒子說,不在。
我實實在在的嘗了兒子一紀耳光,鼻血也打出來了。我妻很心痛,流淚了。我也很后悔。
于是,星期天我帶兒子去摘豬草,打了一上午,兒子一小藍也沒打上。我問,辛苦不?兒子答,很辛苦。我說,你母親辛苦不?兒子說,辛苦。我說,你母親天天打豬草賣了錢,一下被你亂分了四分之一,應該否?兒子說,不應該。我說打你一耳光痛否?兒子說,痛!我說,接受教訓否?兒子說,接受。
兒子初中畢業考試,作文題目是“我難忘的一件事”,兒子就寫了這件事,四十分作文,老師給了三十八歲。兒子的教訓大深了!
對子女的教育,應該諄諄善誘,棍棒下,難出孝子。
最難忘得應該是前天晚上,12歲的兒子說他很累,心累,上著學就非常想家。
一想到冬天要來了,很快就會天黑,要一直到天黑才能回家見到爸爸和媽媽就非常難過......他很想努力地表述清楚自己的情緒,卻顯得有些艱難。
而我這個一向伶牙俐齒的老媽卻瞬間懵了,我第一次發現教育的艱難不是幫助他解答某一道數學題、背誦某一首古詩、講好某一篇文章,而是關注他的內心、他的想法和屬于他的艱難。
后來,我跟兒子聊了很久,這種無形的壓力最終還是來自學業(他從小學升到初中,面臨陡增的課業應付得并不容易)
我說:“你不要著急,爸爸媽媽也不著急。不要把學習當負擔,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要把學習當樂趣。要知道學習是一件活到老學到老的事情,如果你把學習當成壓力,這一生要怎樣過?咱們慢慢來,一步一個腳印兒得走,媽媽不會要求你做學霸,也不會要求你考清華北大,只愿你慢慢地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慢慢地過生活本來的樣子......”
兒子終于睡著了,我也終于緩口氣。
我想他需要的并不是我講什么大道理,而是需要我耐心地傾聽,然后鼓勵他、相信他并能站在他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我也跟兒子說了:“爸爸媽媽也不是生來就會做爸爸媽媽,你也要容許我們學習、調整,糾正有問題和有出入的部分......”
我相信兒子會理解我們,同樣我們也理解他的情緒。
謝謝,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印像最深刻的一次:當時孩子經過三年嚴酷的高中生活,說嚴酷一點也不過分,當年兒子所在的縣級重點中學,對學生要求很嚴格,就是夜間上課也到10點,而且第二天早上還得上早自習,對于學生來說,很苦,休息的時間很少。因此被學生認為高中三年是最艱苦的三年。
正當兒子讀完高中,并且順利考上大學,期待著走進大學校園的時候,他的媽媽突然變了卦,因為嫌大學離家太遠,就是坐火車也得四天三夜,并擔心路上不安全。
兒子聽后急得團團轉,簡直要哭的樣子。可她媽死活不同意,我當時也很為難。
最后實在沒辦法,一天的晚上,我和兒子在一起談心,從人生講到社會,從現在談到未來,我和兒子一直談到深夜,初秋的夜本來就短,我倆將近談到拂曉。最后兒子終于理解了父母的心,說,爸爸我不去了,回到學校再復習一年。我說,那是很辛苦,兒子說,你不是一直說,青年時代不吃苦,等老了再吃苦就晚了。我聽后苦笑了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心里一陣陣酸痛……
幸好,第二年兒子順利考入了大學,當時我真擔心,萬一考不好,我和老伴的心里不是要后悔一輩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有趣的教育活動作文怎么寫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有趣的教育活動作文怎么寫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