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教育不止課堂還有課外活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教育不止課堂還有課外活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不管是教育局下發文件還是學校擅自主張,強制要求學生參加課后延時服務,并且以延時班會講一些課堂上講不到的知識為由威脅家長交錢,這明顯是打著延時服務的旗號去進行校內有償補課,不進不合理,還是違反教育部規定的!
這種做法違反了小學課后延時服務的初衷
小學推出課后延時服務,主要是為了解決下午放學后,很多家長無法準時過來接孩子的問題!很多家長下午下班時間晚于孩子下午放學的時間,讓老人接孩子或者讓孩子等待家長下班過來接都會產生一些安全問題,都不能讓家長放心!
特別是對于一些沒有經濟條件把孩子送到現在托管班的家庭來說,這是一個令家長特別頭疼的問題!小學推出延時到18:00的服務正好可以解決困擾這部分家長的問題!
所以這個服務是很受這部分家長歡迎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這項服務!而且他們把課后延時服務變成了延時班,還講一些課堂講不到的知識,已經超越了課后延時服務的范疇,這屬于明目張膽的有償補課了,是嚴重違規的行為!
學校強制要求所有孩子參加課后延時服務會引起一些家長的不滿
有些家庭有全職媽媽帶孩子,根本不用擔心無法準時接孩子的問題,而且有些家長苦于輔導孩子寫作業,喜歡把孩子送到校外托管班去,由托管老師輔導孩子完成作業之后家長再接回家!
小學生的作業比較多,根本無法在延時服務結束前就把作業做完!而學校強制要求所有家長交錢參加這一項服務,又滿足不了幫助家長輔導孩子完成作業的需求,必然會引起家長的強烈不滿!
結束語
學校以講重點為由,要求家長繳費讓孩子參加延時班,這種延時班跟有償補課沒有區別!家長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拒絕報名參加,并向有關部門反映學校這種違規行為,維護公平的教學環境!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桃園老師,如果你覺得我寫的還不錯,就給我點個贊唄,順便給我點個關注。你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文件上是自愿參加??陀^講,課后延時服務的推出,也是為了解決社會痛點問題——接孩子問題,相信多數家長是支持的。
有部分家里時間上確實不需要延后接孩子,但孩子留在學校完成作業,也是可以提高效率的,有很多孩子一回到家就放松了,磨蹭拖沓。況且延時服務還可以是社團活動,培養學生愛好。
如果一個班同學在校延時的人數少,就會出現合班的情況,這樣輔導教師對學生可能不太熟悉,不如本班教師輔導自己學生效果好,所以延時服務是希望學生盡量全員參與的。
至于收費,延時服務也客觀延長了工作時間,適當收費也是合理的,不能把教師過分神話,教師也是職業,奉獻并不意味著就是免費,放棄對家庭的照顧,難道不是更大的付出嗎?同等時長,社會機構的收費只怕會比校內收的一個月120多的多吧。
如果真是這樣,完全可以舉報了,這是明目張膽的違背國家政策,有人會挨難看的。
一、開展課后服務,不是把學校變成合法的輔導班
開展課后服務的原因是什么?是因為有專家認為孩子們的負擔太重,于是倡導低年級3:30放學,但是他們沒有想到,3:30放學,除了家庭主婦之外,每人能接孩子,于是很多人把老人接來,住在擁擠的住房里,老人不能輔導作業怎么辦?只能把孩子送進學屋,于是小學附近,學屋遍地開花,很多老師根本沒有資質,學屋缺乏安全保障,但是也不會愁招不到學生,把孩子送到學屋,花錢是一回事,關鍵是花了錢,孩子的習慣沒養成,壞毛病學了一堆,成績每況愈下。我不明白,減輕學生負擔,就是讓學生早放學?就是增加家長的負擔?就是把學生從學校逼到輔導班?這是減輕了誰的負擔?學校的還是老師的?這是減輕了什么負擔?作業少了嗎?近視眼的學生少了嗎?減輕負擔,為何不把3:30之后的時間,改成學生的社團活動?
因為社會上關于課后服務的呼聲愈來愈高,專家又研究出了課后“有償服務”,為什么有償?因為老師很辛苦,但是還我不明白,原來小學老師是否3點30就放學了?在整個中國有這么早下班的嗎?如果不是放學,把學生放出去,把老師攔在學校里的意義何在?
收費也沒有問題,畢竟家長在外面花費更高,放在學校里,不僅收費少,而且還是專業的老師看著,更放心。但是,有人并不這么想:
一個學生也是看,一群學生也是看,為何不多看?一個學生每天6元,每周30元,每月120元,一個班級60人,一個月7200元,一個年級10個班,一個月72000元,一個學校6個年級,一個月收入432000元,這是個小數字嗎?人都是趨利的,在利益的驅使下,有些政策的執行就會走樣。
二、課后服務的問題,還不止是這些!
課后服務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必然有利有弊,很多問題還沒有暴露,大家還是一片叫好聲,但是一旦實施,有些家長就會發現,這個政策遠沒有之前想得那么好。
1、老師講還是不講?課后服務,上級部門是要求老師不講的,老師講,對其他不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是不公平的,而且還有強迫學生參加的嫌疑,比如題主所說的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說延時班會講一些平時課堂上講不到的知識,這就是嚴重違規的。
老師如果不講,家長就會失望,時間一長問題就會出來,老師也不給檢查,也不給講題,孩子作業還做不完,回家還得家長繼續輔導,那么課后輔導有什么用?其實課后服務就是幫家長看孩子,等家長來接,只是家長把它理解為輔導班了而已。
我周邊也有小學存在這樣的強制情況:一、部分孩子家里有人可以輔導作業也必須在學校。
二、校內和校外收費差距也就幾十元。三、部分孩子家長愿意在校外參加一些值得信任的輔導班輔導作業。
四、是最重要的問題,學校無法把作業輔導完,六點放學回家后,父母上了一天班回來還要輔導孩子作業,真的覺得有些吃力,感覺是花了錢事沒辦好,又不敢去找學校老師問清楚,讓家長苦不堪言。
五、就是交通問題,靠近鄉村,六點以后只有一趟末班車,許多孩子都去做末班車,如果沒趕上末班車就沒辦法回家了。安全問題很重要。
六、即使課后延時到六點,也有部分學生家長沒有下班,那怎么辦呢?
個人覺得,這個課后延時服務還是要各方面考慮學生家庭構成情況、交通、家長意愿。
這個問題蠻復雜的,不是一句二句說得清楚的。
我想,可能有三個原因:
1、學校的正常教學,因為校外的培訓而受到影響,這無疑不利于學校正常的教學進行。如小學入學后,最基本的拼音和英語單詞,是應該誰來教學,學校不承擔這一塊,家長只有找校外去補課。這屬于結構性缺失。
2、校外培訓機構正在與學校構成產業鏈關系,課上能講的不講,非要到課外去補習,讓老師可以有課外的收入。這也是不正常的。若無校外的利益在吸引著學校里的老師,老師何不把教育內容在課堂上講清楚呢?!
3、為了正本清源,給當下的孩子們一個傳統的教育植入。我們的孩子已經越來越多地知道了外國的很多事情,而對我們國家自己的事情,卻知道的越來越少了,長此以往,我們的孩子會被有些培訓機構“和平演變”的,這也是國家最擔心的事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育不止課堂還有課外活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教育不止課堂還有課外活動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