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煤礦安全教育警示周活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煤礦安全教育警示周活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深入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重點打擊以整改、維修等名義擅自組織生產建設的“假整改”,隱藏掩蓋超層越界、私挖亂采行為的“假密閉”,監測監控、通風瓦斯等報表和相關資料造假的“假數據”,圖實不符或多套圖紙等“假圖紙”,瓦斯等級鑒定、設施設備檢驗、地質勘探等造假的“假報告”的“五假”行為。各煤礦企業要切實加強以通風瓦斯管理、水害防治和頂板管理為重點的安全管理,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強化現場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嚴防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看了《安全事故案例剖析》視頻教育片后,我深深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也從中學到了一些預防和排除生產事故的具體方法和步驟。片中從不同側面介紹了安全生產任務和目標;安全生產方式的“火爐原則”、“木桶原理”、“利器原理”、“鐵碗原則”、“海因里希法則”;認識事故的六個特性;安全員具備的六個本領。由大到小深入細致的深層剖析,由淺入深,通俗易懂,使一個對安全知識了解甚微的我學會了解決許多安全問題的方法。
由于備煤車間運輸皮帶運轉部位裸露,篩機、給煤機等機械維修復雜,需要進入設備內作業,以及煤場車輛來往穿梭,都時刻危脅著我們的人身安全,因而更有必要加強每個員工的安全教育,通過學習安全視頻教育片,強化了我們的安全意識,為車間安全生產科學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那么如何使理論與實踐統一起來,更深一步落實到行動中去呢?這就要從我們日常的工作行為上規范自己。在10P崗位操作不當、不正確戴安全帽都有可能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因而必須保證每一項防范措施準確到位,長短均衡,才能達到木桶盛水的最高安全境界。
實際工作中,我們還應該用“利器原理”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原理,檢驗工藝技術、工具運輸設備控制與統籌的運用是否達到了規定的安全程度,應努力學習本崗位的相關知識和技能,達到規范操作;不要因操作失誤而使設備損壞、人員受傷;涉及到具體崗位,就要勤巡檢、多觀察、多動腦,把堵煤、皮帶劃破等事故減到最小,從而達到安全穩定供好煤。更要把“1:29:300”這個對我將來和過去工作起到預警作用的“海因里希法則”銘記于心。它提出假定有一次的違章,就可能發生29次的輕微事故,300次的未遂事故,就會存在1000次的安全隱患,這個法則不但對我今后的工作有了重要啟示,而且對我們的日常行為提出了預警,把安全意識提升到“走路倘息螻蟻命,謹防撲蛾紗罩燈”的慎重態度,用科學的思想來強化自己,用安全的行為規范自己。
這次視頻安全教育片學習,深深地觸動著我的神經,為對安全“無所謂”的我照亮了前進的征程,為車間的明天鑄造了輝煌,為奧運的勝利召開打出了銘牌。如果說一個蘋果可以砸出“萬有引力”,那么這次安全培訓學習也必將使備煤成為我廠的一朵亮麗奇葩。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煤礦安全教育警示周活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煤礦安全教育警示周活動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