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教育實踐活動情況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教育實踐活動情況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2013年以來,我黨進行了三次主題教育會活動,分別是:
第一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活動從2013年6月18日啟動,到2014年十月結束,活動主題是為:為民、務實、清廉。
第二次,活動主題是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從2015年四月開始,主要內容來有,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于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
第三次,活動主題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主要內容有,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
答:教育實踐是指人類有意識地培養人的活動。廣義指一切增進人的知識、技能、身體健康及形成或改變人的思想意識的活動。
狹義指學校教育工作者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施加教育影響的活動。
教育者是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體;受教育者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對象,同時又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而存在于教育實踐活動中;教育的內容、方法、組織形式和各種教育設施及設備是教育實踐活動的手段;經過培養的人是教育實踐活動的產品。
實踐教育是指為促進學生更好地接受學校教育和全面發展而開展的各項實踐活動。實踐教育不追求教科書式的靜態的理論體系構建,而是始終緊跟時代潮流,走在時代前列,使教育充滿了源于實踐、不斷創新的生命活力。
為民、務實、清廉。
1. 組建團隊 參加20--年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學生務必是20--年12月之前仍在校的學生(20--屆畢業生獲得免試推薦研究生資格的,可持學院相關證明,
2. 確定實踐地點 團隊可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自行聯系實踐地點。 為方便聯系,團隊可于4月23日(周一)~4月30日(周一)9:00~17:30到校
3. 做出實踐計劃 具體化:選定活動資料,確定實踐課
一、教育的概念
而教育,我們可以從廣義和狹義來進行區分。
廣義的教育:凡是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和體力、影響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其中概念中關鍵詞提到“增進”“發展”“影響”,可以知道教育是引導人向善的,比如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但是如果教會學生偷竊就不能稱之為教育,違背了概念中的增進技能的說法。它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就是教育合力中的“三合一”教育。
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的活動,它相對于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來說目的性和計劃性要更強一些。
二、教育的本質
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于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析:
1.所謂的有目的指的是教育是有意識、有目的、自覺地對受教育者進行培養的過程,而不是一種本能,比如人的膝跳反射、迎風落淚等都不能稱之為是教育。
2.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所以教育是人獨有的,動物是沒有教育的。比如馬戲團的小猴子學會騎自行車就不是教育。
3.在教育這種活動中,存在著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響三種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育實踐活動情況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教育實踐活動情況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