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教育實踐活動目標任務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教育實踐活動目標任務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第一,思政課實踐教學是立體的課堂教學體系。長期以來,我們對實踐教學課堂理解失之偏頗。在實踐教學尚未作為一門獨立課程時,它總是依附于其他的理論課程,僅僅以思政小課堂作為實踐平臺,進行“課內實踐”。而今,實踐教學又走向另一極端,往往被簡單地等同于第二課堂——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等校外實踐,卻忽略了第一課堂的理論價值和其他課堂的存在。事實上,實踐教學仍離不開正確的理論指導,不能脫離第一課堂而獨立存在的。否則,實踐教學就可能演變成盲目的和缺乏實效性的熱鬧活動。因此,思政課實踐教學是包含了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其他課堂在內的立體化的課堂教學體系,是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探究。
第二,思政課實踐教學是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活動。思政課實踐教學不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性是它的顯性特征和本質屬性。
首先,實踐教學不是單純的學生實踐,而應成為師生的互動實踐,只有在師生雙向互動互促中,在實踐展開中才能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只有育人育己相統(tǒng)一,才能真正立德樹人。
其次,實踐教學絕不等同于簡單的“社會實踐”。實踐教學有固有的要求和內容。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實踐教學主要通過三大基本形式實施。一是課堂實踐,如主題演講、紅色影視作品賞析、課堂情景設置和案例討論等。通過課堂實踐加深理解,探求新知。二是課外實踐,如開展社會調研、勤工助學、參加“青馬工程”的研學,投身于大學生“三下鄉(xiāng)”活動和青年志愿者活動等,通過社會實踐學以致用,鍛煉能力;三是虛擬實踐,參與以網絡為平臺的實踐教學活動,如遠程學習、在線課堂等,在虛擬實踐中充實與提高。實踐教學通過實踐達到育人的目的,實踐是必需的平臺,但絕不停留于實踐本身。我們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并不否認其理論的指導性價值,而是要堅持在理論指導下的教學實踐。
可見,思政課實踐教學既是一門顯性的思政育人課程,是“課程思政”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有明確實踐目標、豐富實踐內容、多種實踐形式、廣闊實踐平臺的活動育人實踐,是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的有機統(tǒng)一。
實行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充分體現多元化評價、突出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的
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優(yōu)化教育實踐的功能,幫助教師不
斷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方式;促進本校嚴格落實國家課程方案,逐步建立適應普通
高中新課程實驗需要的教學管理制度;引導社會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營造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良好氛圍。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育實踐活動目標任務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教育實踐活動目標任務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