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教育活動的簡答題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教育活動的簡答題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教育的構成要素及其關系
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主導因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影響受教育者的知識、技能、思想、品德、身心等方面發展變化的人,它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之一。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主導者,是引導年輕一代,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展的領路人。對于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都是教育者。孩子入學之后,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學校的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則成為主要的教育者。教育者以自身的知識和技能引導和促進受教育者的身心朝著社會需要的方向發展,其通過教育活動傳承人類文明的精髓,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是人類文明和知識的象征。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就是在教育活動中學習、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對象,既包括在學校中學習的兒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各種成人教育的學生。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接受教育者的引導和教育,不斷地把教育內容和教育思想內化到自己的行為中,從而使自己的知識與能力、思想與品德得到發展和提高。受教育者是學習的主體,因而其主觀能動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受教育者所獲得的知識和所發展的能力的程度以及學習的效果。
3.教育措施
為了達到一定的教育目標,教育者就必須采用一定的教育措施。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教育的內容和手段。教育內容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施教的載體,主要包括各種教科書、教學參考書以及相關的電視影像資料、報刊、廣播等信息載體以及教育環境等。在不同的時代條件下,教育的內容是不相同的,隨著教育對象的不同,教育內容也會有所變化。教育手段指的是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既包括教育者教的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學習方式以及教育活動中運用的一些物質器具等,如教師教具、試驗設備、教育輔助材料等。
4.三要素之間的關系
構成教育活動的三個基本要素間有著密切而復雜的關系。其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關系是教育活動過程中最主要的關系和矛盾。兩者分別作為教與學的主體存在于同一教育實踐活動中,共同構成了教育活動的復合主體。同時,二者又具有互為主客體的關系。在教的過程中,教育者是主體,受教育者是客體;在學習過程中,受教育者又是活動的主體。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有共同的教育活動對象--教育內容,共同的活動目的——受教育者素質的全面發展。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和教育手段四個要素是教育結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是,教育不是四者的簡單相加,而是有機運行的整體,四個基本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其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教育內容和教育手段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認識的客體。
在四個基本要素中,主要的關系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
幼兒園教育活動從不同角度分來,有不同活動類型,比如可以分為集中教育活動、區域活動、小組活動,從一日活動角度來看,則可以分為入園、早操、集中教育活動、分區活動、生活活動、游戲、欣賞活動、自由活動、離園等,從不同學科或不同領域來看,如語言教育分為講述活動、談話活動、文學活動、語言游戲等,健康教育則分為保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體育活動(又分為基本動作、基本體操、體育課、體育游戲、器械活動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育活動的簡答題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教育活動的簡答題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