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方式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方式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的形式有:
1.熱身小游戲:比如大風吹,左手抓右手,向左向右看等。這些小游戲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但是要控好場,有的時候學生會很興奮,導致后面的流程無法進行。
2.小故事大道理:可以去網絡搜集一些小故事,讓同學們從故事中明白一些小道理,這些比較適用于低年級的小學生,高年級的會懂也裝不懂。
3.情景劇表演:情景劇劇本可以自己寫,從平時學生生活中搜集素材,或者讓學生自己寫,也可以從網上搜集你需要的情景劇,讓學生扮演。
4.心理劇:心理劇本也是可以自己寫,也可以網上搜集自己需要的,跟情景劇的區別就是心理劇更難把握,有的劇本會讓學生不適應。
5.看小視頻:現在的學生可喜歡看視頻了,特別是全班同學一起看,可以找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意義的電影或者小視頻,看完之后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他們會很樂意。
組織形式有:環境適應教育、人際關系教育、學習困難教育、情緒情感教育等。
一、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創設良好的環境,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是一個必要的前提條件。良好的生活環境,合理的、有規律的作息制度,無壓抑感、充滿關愛、激勵的情感氣氛,能使幼兒感到安全和愉快,產生親切感,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和學習,幼兒才能思維敏捷、充滿自信和創造。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一日活動之中:教師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各種活動整合在一起,或者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如生活環境、自由活動環節,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從而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在戶外活動中可以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運動活動,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從而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在集體教育活動中,也可以融入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東西,比如,在語言集體活動中,鼓勵孩子用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運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幫助幼兒成長: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各種方法和途徑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1、移情訓練法。讓幼兒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從而引導幼兒采納他人的觀點,使幼兒更好地從他人角度出發,獲得情感共鳴,并逐步擺脫自我中心,從而增加積極情感的體驗。
2、角色扮演法。自主性游戲一直是幼兒喜愛的游戲形式,在自主性游戲中,可以讓幼兒通過有意識的角色任務,培養幼兒幫助他人、與人交往的能力,也能通過這個方法,讓幼兒學會分享、合作、謙讓、互幫互助等情感。
3、講解說理法。教師可以向幼兒傳授一些有關心理健康的粗淺的知識,以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幫助幼兒改善對心理健康的態度。
4、討論問題法。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發表意見,共同交流,讓幼兒對某一問題得到一致的認識,從而鼓勵兒童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緒和態度。
5、榜樣示范法。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榜樣作用一直是非常有效地一個方法。幼兒通過模仿榜樣,從無意到有意,從自發到自覺地學習榜樣的好的行為和習慣。
心理健康教育意義: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建設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的需要。
隨著市場經濟進一步推進,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給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帶來了一定的心理壓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通過情感的交流、情緒的疏導等活動化解學生的種種心理問題。
這不僅對促進青少年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獲得全面和諧發展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促進學校與社會的和諧穩定,構建現代和諧校園與和諧社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幫助人從容應對各種挑戰與挫折,而且能使人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輕松自然地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改革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學生全面發展、可持續性發展的需要,也是德育工作改革的重要環節。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拓展了傳統德育的范圍,而且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預防、疏導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基礎上,與學生平等地溝通、交流,給學生創造了一個自由的心靈空間。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方式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方式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