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小學勞動教育校本活動計劃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小學勞動教育校本活動計劃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進行課程改革,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編寫校本教材。
筆者認為這是個很好的項目,出于對此項目的關心,本人就如何編寫校本教材談談自己的一些觀點。所謂校本教材就是以校為本,根據自己學校的情況、自己的辦學指導思想,按照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學生的發展為基礎,自行開發出來的特色課程。能否開發好校本教材,不僅關系到學校教育資源能否充分利用,也關系到課程改革的成敗。鑒于此,筆者談一點自己的觀點:一、校本教材的編寫首先要體現學校的傳統與特色每一個學校由于辦學歷史、環境、師資及管理方式的不同,必然形成各自的傳統,校本教材的編寫應繼承和發揚學校的光榮傳統,體現學校特色。筆者所在學校是一個已有二十多年歷史的完全中學。雖然建校時間不是很長,但卻是完全中學中開展各類課程全、課程開展較好、經驗豐富的一所學校,目前在完全中學中,校本教材是我們的傳統與特色。學校一直以來非常注重校本教材的開發,而校本教材的編寫則更是一大特色。二、校本教材的編寫應注重與課題研究的緊密結合校本教材的編寫并不是盲目的、隨意的,而應是通過精心設計方案,扎扎實實的、通過反復論證的。我校校本教材的編寫要特別注重與課題研究的緊密結合,做到理論研究與實踐操
一是學校成立勞動教育校本課程教材開發領導小組。
二是聘請有關專家、學者、勞動能手、勞動模范、行業領軍人物、法律專家、社會學專家、教育專家、心理專家、課程專家、相關學科外校教師和本校教師組成校本課程開發小組。
三是組織教師調查學校社區所在的有關開發勞動教育校本課程的潛在資源。
四是編寫勞動教育課程教材。反復討論、修訂,再討論,再修訂,定稿。
五、提交教育主管部門審定。
六、開設校本勞動教育課程,對學生開展勞動教育。
小學校本課程有:傳統文化、節日習俗、生活中的數學、綜合實踐、科技、勞技等等。
校本課程簡介: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本的課程,是為了學校的課程,是指學校在黨的方針政策、國家和地方課程計劃的指導下,以明確而獨特的辦學教育哲學為指導思想,以進一步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為導向,在對地方、學校和學生的需求進行系統評估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當地社會和學校的課程資源,通過自行探討、設計或與研究人員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編制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是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重要補充,是國家和地方課程計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1、勞技課內容主要有:工具的認識與使用,自我服務勞動,家務勞動,公益勞動,簡單生產勞動,創造與制作。
2、這些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而且,教師還應根據實際適當補充校本教材,以提高學生對勞動技術課的興趣,提高動手能力。
3、勞技課以操作性、實踐性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技術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為目的,是以學生獲得積極的勞動體驗,形成良好的技術素養為主要目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獨特的作用。
感謝您的邀請,我是雨青,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1.從孩子2歲左右就讓他體驗勞動能帶來快樂。家長勞動時要表現的特別開心,不要唉聲嘆氣,累死累活的,這樣孩子會對勞動反感,認為勞動是很疼苦的事情。然后讓他和你一起勞動,分享勞動的成果和快樂。比方一起做個大蛋糕,共同享用!
2.如果孩子大了,10多歲了,可以設置獎懲制度,讓他體驗勞動能帶來物質獎勵或者金錢獎勵,這也未嘗不可,有了金錢意識,有助于長大后早創業。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小學勞動教育校本活動計劃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小學勞動教育校本活動計劃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