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教育機構班主任待遇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教育機構班主任待遇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教師的公積金多少取決于本人的工資基數,事業單位人員、教師一般按12%左右扣交公積金,然后財政補同樣金額打入教師個人公積金賬戶。比如,你月薪5000,如果單位按12%扣繳公積金,你的月公積金就是5000元*12%*2=1200元。
教師公積金各地區都不一樣。老師的公積金多少是由本人工資、公積金繳存比例決定的。
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按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計算。月平均工資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
職工和單位住房公積金的最低繳存比例各為5%,最高比例為12%,不得低于5%。
有教師的住房公積金每月大概是最高不超過工資的12%,是根據工資的比例繳納的。具體的可以去公積金中心帶身份證去查一下,比較明細,畢竟每個地方的政策和實施是有差別的
教師每兩年會調一次工資標準。其中2014、2016、2018年均按照人均300元調的標。預計2020和2022年還有兩次調標,也就是人均600元,工資基數高的話,能達到1000元,另外每年調一次薪級工資,大致是300元左右。
2021年教師工資調整包含農村一線教師待遇上升、績效上漲、班主任補貼提高、滿25年教齡可直評正高教師等。
同一個縣區,小學、初中、高中在編教師,工資方案應該都一樣,不同的地方就是,職稱方面,小學很少有高級職稱的名額,一般老師能到中級八級檔基本就是天花板了,而對初中、高中而言,高級職稱通道是完全打開了,基本有30%的老師能評上高級職稱,那基本工資與職稱是有直接關聯的,所以,小學老師普遍工資要比初中、高中的的低。
從績效考核上來說,小學、初中是義務教育,而高中是非義務教育,高中的績效工資普遍比小學初中高,總的來說,高中老師的收入要比初中高,初中要比小學高,但差距不會很大。
感謝邀請。在同一個縣區內,同樣的學歷,同一年參加工作,小學初中高中教師的工資是一樣的,因為教師工資是按職稱發。但是相對來說,高中學校晉升職稱要快一些,這樣工資可能慢慢就拉開差距了。另外,寄宿制學?;径加型碜粤?,還會有點補貼,農村學校還有點農村教師補貼。如果有機會,盡量去中學吧。
最后,高中教師最辛苦了,有早晚自習,周六學校還有上課,這些辛苦費應該也有一些。據了解,目前小學教師還是比較輕松的。付出與獲得也是成正比的。
這方面的比較如果是不同區域、不同級別、不同崗位、不同工齡的比較是沒有太大的意義 。因此,這樣的比較只能是在上述情況都相同的情況下進行比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一、基本工資(崗位工資與薪級工資)略有差異
小學、初中、高中在編教師都屬事業單位的編人員,在2018年7月前執行的基本工資標準都是一樣的,包括中小學教師、護士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標準提高10%,也是一樣的。
但是,2018年7月調整工資時,義務教育教師的工資標準單列了,同崗位、同薪級時,義務教育教師要比其他事業單位教師的要高。目前,大部分義務教育只普及到初中,因此對未列入義務教育的高中教師來說,同崗位、同薪級的情況下,要比義務教育教師的要低一些。如同樣是專技十級的崗位工資,義務教育教師要比非義務教育的事業單位人員高197元。
二、其他工資及津補貼基本相同
教師的工資如工齡工資、績效工資、津貼補貼 在同一地區基是相同的。工齡工資、其他津補貼,國家都有規定,執行的標準是一樣的,各地也不敢隨便亂發。
績效工資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標準,但是一般在在同一個縣標準是一樣的,同一個地級市的不同城區標準也是一樣的,基本上是同城同待遇。
但是績效工資中的基礎性績效工資與獎勵性績效工資的比例有一些區別,一般義務教育學習類的比例是7:3,其他事業單位的比例是6:4(各地的比例也許有不同)。也就是說拿到手的義務教育教師是70%,還有30%是要再分配的,有可能拿到的是多于30%或少于30%。高中教師拿到手的要少一些是60%,再分配的要多一些達到40%。目前,有些地方在事業單位發放年終績效獎勵后,績效工資中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就不進行再分配了,而是按相應的比例發給本人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育機構班主任待遇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教育機構班主任待遇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