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教育機構都會產生什么費用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教育機構都會產生什么費用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職工教育經費不等于職工培訓費,但是職工教育經費主要用于職工培訓。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列支范圍包括:
1、上崗和轉崗培訓;
2、各類崗位適應性培訓;
3、崗位培訓、職業技術等級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
4、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
5、特種作業人員培訓;
6、企業組織的職工外送培訓的經費支出;
7、職工參加的職業技能鑒定、職業資格認證等經費支出;
8、購置教學設備與設施;
9、職工崗位自學成才獎勵費用;
培訓費是職工教育經費的一部分。 職工培訓費為培訓過程中產生費用,職工教育經費可以用于支付培訓費、教材費、包括教師接待費等等。 職工教育經費不等于職工培訓費,但是職工教育經費主要用于職工培訓。 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列支范圍包括:
1、上崗和轉崗培訓;
2、各類崗位適應性培訓;
3、崗位培訓、職業技術等級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等等。 要注意職工教育經費與職工培訓費用所得稅待遇上的區別,《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執行中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202號),軟件生產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中的職工培訓費用,可以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的規定全額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舉幾個例子吧。
專職教師:保底3000--5000。內地大約3000元/月,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發展好的城市大約5000元/月。然后,根據績效情況決定獎勵情況。
兼職教師:是按課時計酬的。一般情況下是60元/小時~200元/小時。主要與收費標準有關,不同的地區差較大。
另外,小學、初中、高中是不同標準的。當然,小學是低些,高中較高。也有地區差。小學40元/小時,初中50元/小時,高中100元/小時。這不是統一標準,也不可能有標準的。各個機構根據收費和運行情況定標準的。
現金、銀行存款、固定資產、應收帳款、其它應收款、應付帳款、其他應付款、實收資本、本年利潤、利潤分配(需下設明細科目)、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成本、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 為明確會計科目之間的相互關系,充分理解會計科目的性質和作用,進而更加科學規范的設置會計科目,以便更好地進行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有必要對會計科目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答:2021年課后服務收費標準是每生每月70元,這項費用是教育部與各省協商確定的,與教育局無關。課后服務是為了落實"雙減“政策而在學校實施的教育形式,它的實施,解決了孩子的作業輔導難和家長校外輔導而導致的經濟困難,但也確實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延長了教師的工作時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育部規適當收取服務70元,用以參與課后服務教師的補償,這也是合情合理門。
課后服務費收費標準
1.定的每生每課時2.5元收費標準測算,服務費總額有剩余。本學期,暫按實際產生的服務費收取,每生每課時2.4元。即:每個學生需承擔課后服務費中午時段4.8元,下午時段2.4-4.8元(小學1-2年級每周四天4.8元,3-6年級2.4元,中學2.4元),中學晚自習4.8元。本學期收費補繳至2021年12月(核算補繳前,應扣除已通過平臺預交的每個時段1元服務費);2022年1月的收費待退費核算后,下學期進行補繳。
2.下學期將按照省、市、區有關部門最新文件規定的標準和學生實際參與人數進行核算,重新確定收費標準。課后服務費統一通過課后服務管理平臺,集中管理,統一核算。本學期教師及工作人員勞務費結算至12月。
3.各校參加課后服務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收課后服務費(根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供的名單確認),已通過服務平臺預交的費用,本學期不予退還;從下學期起不用繳交課后服務費。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育機構都會產生什么費用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教育機構都會產生什么費用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