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教育機構會經歷幾個階段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教育機構會經歷幾個階段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培養一個孩子,也象建筑一座大廈一樣,打基礎最重要。如果具體到哪個階段,那就是幼兒園和小學階段。
這個階段在許多人看來,都是很簡單的知識,又沒有升學的壓力,其實不然。
這個時候是人生的起步階段,無論是語言,習慣,性格及大腦的開發程度等等,都是在這個階段初步形成的。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是可以決定人一生的。但現在有許多家長,不大重視這個時候的子女教育,甚至認為”大了就懂事了“,對孩子的智力開發不重視,對習慣培養無所謂,對人格形成更是不看作一件事。我看過許多此類現象,這里就不一一說開了。因為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三言二語是.說不清楚的。
幼兒教師主要是和幼兒游戲,照顧他們的生活、安全,教學為輔。
小學教師對學生教育、教學為主,照顧學生生活為輔。
初中教師對學生教育、教學為主,初二的學生處于青春叛逆期,教育難度大。
高中教師對學生教育以疏導為主,教學上以升學教育為主。
大學教師指導學生自我管理,指導學生自我學習。
比較起來,初中教師教育和管理好學生的難度大,比較辛苦。高中教師在教學上答疑、點撥、輔導難度較大,教學最重要。
教育共分四個階段,分別是幼兒教育階段、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和初中)、高中階段和大學階段。
每個階段的教學側重點各有不同,其實都很重要。一定要分個輕重,個人認為義務教育階段教學比較重要,因為義務教育階段是基礎,培養一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思維方式和終身學習意識等,為后續學習奠基。
最辛苦的教師,我認為是高中老師,總結有身累、心累兩方面。高中有早讀的教師基本六點多就到教室,晚上有自習課教師十點才能下課,午休加吃飯就兩個小時,這是身累。研究高考動向、每周高考題型練習、備課任務繁重,作業批改量大、考試頻繁、歸納整理分析試卷任務量大等等,這是心累。
我個人認為,從幼兒園到大學,每個階段的教育都重要。但是要講到一個最字,當屬小學階段最重要。因為“萬丈高樓平地起”,小學是基礎性教育,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由小學開始養成的,所以小學階段的教育最重要。孩子剛剛進入小學,由幼兒園的游戲為主變為學習為主,孩子都有一個適應過程,這個過程就需要一個引路人——小學老師。如果老師方法得當,那孩子就能很快適應小學生活,再加上老師的耐心培養,孩子就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未來就無可限量。反之,如果孩子遇到一個不負責任或缺乏耐心愛心的老師,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無法養成,或者膽小厭學,這樣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而最辛苦的階段當然是高中階段了,大家都知道的,畢竟孩子的學習將是一個質的飛躍,不付出努力,哪能成功呢!
孩子成長期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我認為在孩子的成長可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0到3歲是依戀期。
第二階段是3到6歲是習慣養成期。
第三階段是6到12歲是成長期。
第四階段是12歲到18歲性格養成期。
不同年齡的孩子在成長階段要有不同的教育觀點和方法
一階段0-3歲 育苗期 在這個階段要給孩子滿滿的愛和自由
二階段 3-6歲 培苗期 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在愛的同時要有規則
三階段6-12歲 修復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要建立好習慣,比如運動,興趣,學習
四階段12-18歲 出圃期 接納放任其發展,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一)孕育階段(十五世紀前)十五世紀前,學前教育學思想散見于各種著作之中。1、中國古代諺語中:“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爬,六坐”《顏氏家訓》(二)萌芽階段(十五世紀——十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5656562八世紀中葉)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紐斯——《大教學論》《母育學校》英國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話》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愛彌兒》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林哈德與葛杜德》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萌芽階段學前教育理論的基本特征1、尊重兒童,強調發展兒童的個性2、主張教育必須“適應兒童”3、系統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體系4、重視兒童主動參加活動(三)初創階段(十八世紀后期——二十世紀中葉)中國:1、康有為《大同書》第一次提出在我國實施學前社會教育。2、蔡元培 提出建立學前教育體系,主張讓兒童的個性得到全面發展3、陳鶴琴 1923年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幼兒教育實驗中心——南京鼓樓幼稚園。抗戰時期,又創立了我國第一所公立幼稚師范學校——江西實驗幼師。4、陶行知 創辦了我國第一所鄉村幼稚園和勞工幼稚園。其辦園思想是“中國化”和“平民化”。(四)學前教育學發展的新階段1、辨證唯物主義為學前教育學的研究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2、鄰近學科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學前教育學提供了科學基礎。心理學是學前教育學的科學基礎。心理學對學前教育學的貢獻(1)強調早期經驗和教育的重要性(2)強調幼兒教育應以培養健全人格為目的(3)強調道德教育應以順應兒童的本性,避免教條灌輸(4)主張給兒童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強調“開放”當前國外不同的學前教育學流派蘇聯教育理論:全面發展的教育西方開放的心理學理論:兒童是自己學習的主人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強調外在刺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育機構會經歷幾個階段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教育機構會經歷幾個階段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