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特征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特征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寫字課小學一至二年級每周開設 1 節寫字課,主要在語文、美術、地方和學校課程中安排。
勞動教育課中小學各年級每周開設 1 節勞動教育課,小學一至六年級在地方和學校課程中安排;七年級在綜合實踐課程中安排;九年級在綜合實踐課程中安排。
新修訂的課程方案主要變化:基于核心素養目標,從注重學科邏輯到更多關注生活邏輯。之前基礎教育之所以強調學科中心、知識中心,其根本原因在于課程標準和教材呈現的方式、體系是基于學科邏輯,而不是打破學科邏輯,從學生成長和現實生活需求的角度重組各類知識。
此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過程中,反復強調要在兼顧學科邏輯的情況下更多地關注生活邏輯。什么是生活邏輯?就是學生的成長面臨什么樣的真實的環境,真實的需要是什么。要基于學生成長這一主線,而不是基于學科本身的發展來設計的課程。此時,就要處理好理論和現實的關系問題。一方面要教給學生更多的間接經驗和知識概念,另一方面也要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做到有所兼顧。還有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一方面要按照分科的思路組織課程內容,另一方面也要強調課程的綜合,按照生活邏輯將知識組織起來。
學制改革的最新方案是《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方案》,這一方案由教育部辦公廳于2023年印發,旨在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部署,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 此外,2022年3月,教育部還印發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這標志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開始。 與此同時,根據2023年的學歷改革趨勢,自2022年秋季取消網絡教育后,學生基本只能通過自學考試、成人高考、國家開放大學進行學歷提升。
而從2025年秋季起,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將不再使用“函授”、“業余”的名稱,統一為“非脫產”。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特征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特征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