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親子教育課程比爾蓋茨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親子教育課程比爾蓋茨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推薦一本書,或許您會有所啟發。
《內向性格的競爭力》
這是一本講述內向者如何遵從本性、發揮自己本來優勢的書籍,書中也用大量實例探討了如何更好的與內向者相處共事,比如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內向的孩子。因此,這本書不只適合內向者閱讀,也適合那些深愛著內向者或者與內向者共事的外向者閱讀。
書中的第一部分這樣描寫內向性格的競爭力:
如果你在后院的一棵蘋果樹下坐著,而其他人在院子里舉杯暢飲,那你就更有可能成為被蘋果砸中的人。(牛頓是世界上偉大的內向者之一,威廉?華茲華斯曾稱他為“一個永恒的精神/在思想的海洋里獨自遨游”。)
當時讀到這句話的時候,簡直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外向理想型社會,內向者的能量并沒有被完全挖掘或了解,“沉默”在很多時候是不被認可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說會道,教師喜歡上課積極發言的學生,老板則指望所有員工都熱衷于團隊建設這樣的活動。他們無法理解社交的過度刺激會讓內向者筋疲力盡,他們也無法想象一位看起來冷漠而矜持的人,或許腦海里正在解一道方程式、譜一首奏鳴曲或設計一頂帽子,換言之,他可能正在分派沉默的力量。
書中也說到,生活的秘訣就在于把自己放在合適的燈光之下。對有的人來說,適合自己的燈光是百老匯的聚光燈,但對另外一些人來說,一盞青燈便足矣。
我覺得你先關注一下孩子愛看哪方面的書,你可以先領他上書店和圖書館之類的地方,陪他一塊選購一些,和他一起讀一下,多和孩子交流一下讀后感。然后可以看看有沒有書友會之類的活動,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下。在然后就是帶孩子多去博物館之類的地方,鼓勵他和外面的人多溝通。這樣孩子會越來越開朗的!
我見過幾個這樣的孩子,因為愛看書,知識豐富非常聰明。你需要觀察孩子是不愿交際還是在有選擇的交際,如果他只是選擇投緣的伙伴,那也不必對他的交際范圍太過勉強。如果不愿交際,在哪里都是一個人玩,那就要多重視引導他和小朋友多接觸。
1.我覺得看書是個很好的習慣,這個要好好引導,什么年紀適合看什么書,可以多給孩子推薦,在書中孩子還是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好的書看多了,孩子的頭腦會很清晰有條理。
2.交流方面,可以先是家長在家多跟孩子溝通交流,然后是多留意附近哪里有好玩的(含有孩子喜歡玩的)可以跟孩子說你很想很想去哪里玩(這樣說孩子一般不會拒接因為這顯示出他的重要,一般孩子很樂意幫到自己的父母),一個人不想非要孩子陪著才去,等孩子對外面事物感興趣時,再開始帶孩子串門,也要說是你很想很想去的,需要孩子陪你你才去,這個時候挑選性格比較好的跟孩子年齡差不多的家庭多串下門。可能到最后玩好了,孩子自己就去串門了。
最后希望可以幫到你[耶][耶][耶][來看我]
兒子四年級作文
題名《一道數學題》
整理人:爸爸
正文:昨天,爸爸教我解題“被除數、除數、商和是55,被除數除以除數商是7,被除數除數是多少”。
我用55÷7開始計算。雖然這兩個數沒關系,我就這樣寫。
爸爸給我講了幾次正確做法,我一直不明白,他用6÷3=2解釋,我問他寫(11-2)÷3=3,再寫成11-2-3=6,然后寫6÷3=2。這么啰嗦干嗎。他說11-2-3=6中的3和6÷3=2中的3不一樣。我問他為什么不一樣,他說11-2-3中的3是第一句和里的差,6÷3=2是商里的因數。我說這有什么區別,不都是3嗎?他說話可以這么說,心里要明白!我表示不明白!他揍了我。我表示不服,埋怨他講的復雜,一定是講錯了。他又揍我說他比老師聰明。我表示不相信,嘴上趕快承認。
最后又問了一句,這個例子和原題什么關系?他又進入發怒狀態。
算了,明天問老師。
校園文推薦:共24篇
1.誰的青春沒有淚_作者:綠蘿兒
2.你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_作者:cishengbuyu
3.氣質女生與世界先生_作者:會員推薦
4.只道情深,奈何緣淺_作者:賦得古原草
5.今年初夏,曲終人散_作者:1320053376
6.那時,我太膽小_作者:罌粟花兒來
7.柳條掃帚_ 作 者: 晨鑫云合
8.紙短情長,辭淺情深_作者:福大19級法學三班
9.暗戀的味道_作者:九滿
泡沫之夏》
《簡單地喜歡你》
《假如給豬一對翅膀》
《單翼天使不孤單》
《女生日記》
《男生日記》
《同桌薄荷糖女孩》
《絕美公主愛上冷酷王子》
《終極較量:腹黑少爺拽丫頭》
《特別關系:我的男友是老師》
1.《百歲之好,一言為定》作者:素光同
2.《春天的十個瞬間》作者:明開夜合
3.《甜牙齒》作者:不止是顆菜
4.《她的小梨渦》作者:唧唧的貓
5.《小清歡》作者:云拿月
6.《小可愛,放學別走》作者:春風榴火
7.《小蠻腰》作者:姜之魚
8.《五年高考三年模擬》作者:寫離聲
9.《她病得不輕》作者:竹已
10.《等風也等你》作者:宋玖槿
孩子愛提問是好事,作為家長應該保護好他們的好奇心,只有多思考多發現才會有問題。
對于孩子提的問題,家長不要急于直接給答案,而是做好啟發式的引導,先聽聽孩子自己對于問題的理解,再一步步引導他們自己走向答案。如果經過引導后還是不會,那還可以進行適當舉例和示范,進而再講解給他們。如果是家長也不懂的問題,那可以與孩子一起去查閱資料,尋找答案。如果家長當下沒時間解答孩子問題,那一定要告訴孩子,等空了再一起討論。
總之,家長要接納孩子的好奇心,肯定他們的問題,再引導和解答,避免忽視和不耐煩對待的現象。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親子教育課程比爾蓋茨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親子教育課程比爾蓋茨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