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蒙氏教育課程再見歌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蒙氏教育課程再見歌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規則?
火車被軌道規則。
汽車被道路規則。
飛機被航道規則。
飛鳥被天空規則。
魚兒被水所規則。
你被什么說規則?你又去跟孩子見的什么規則?
用天空去規則,孩子可能成為俊鳥。
用大自然去規則,孩子可能成為猛獸。
用金錢去規則,孩子可能成為格朗臺。
對孩子進行教育,首先要以身作則,孩子看到父母同樣遵守規則自己也會自覺遵守規則。我們可以在生活中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給孩子設定規則:比如和孩子一起做游戲先講好規則,勝利的一方有什么獎勵,失敗的一方有什么懲罰,久而久之就算不和孩子說一定要遵守規則不可以違反規則,他也會自覺遵守規則了。
我們家孩子現在三歲不到,從孩子一歲多開始就嘗試讓他接受各種各樣的規則,一路過來也是跌跌撞撞走了不少彎路,苦頭吃多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跟家長們一起探討一下。
誤區1: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家長權威就急于跟孩子訂立各種規則。訂立規則,是因為我們覺得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懂的比孩子多,所以想把我們所知道并認為是正確的這一套教給我們的孩子,讓他今后更好地適應這個世界。但是如果他根本就不信你說的那一套,那你說再多也只是白搭。所以,我們做家長的首先要確保我們所掌握的這一套規則是對的,并做到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行動的威力比我們口頭上要求孩子要好一百倍!
誤區2:什么事情都要訂立規則,看孩子什么都不順眼,什么都要管。有一次帶孩子去商場玩,看到一對母子,短短幾分鐘時間就聽到那個媽媽數十次各種“寶寶,不可以這樣”“寶寶,不可以那樣”,從我這個局外人看來,他們家寶寶已經做得很好了,這位媽媽要求實在有點高有點多,就算孩子再不懂事需要耳提面命,這么搞也會喘不過氣來吧。規則太多等于沒有規則!
誤區3:規則訂了,家長卻隨意破壞,規則沒有嚴肅性。有的家長規則定好了,卻隨意變通,甚至帶頭違反規則,這樣的規則當然沒有生命力,在你變通的那一刻已經名存實亡了。比如有的家長自己喜歡吃燒烤,卻對孩子說燒烤吃了對身體不好,小孩子不能吃,結果往往經不住孩子死纏爛打又給了,那么“不能吃燒烤”這個規則等于沒有,更糟糕的是其它規則的權威性也會受到孩子的質疑和挑戰。
誤區4:規則不是一味的壓制,還是要給孩子的天性一個釋放的空間。有一段時間《小豬佩奇》紅遍了半邊天,同樣火了一個家長最頭疼的動作-跳泥坑!孩子本來就喜歡玩水,看到這個鏡頭也是有樣學樣,不管春夏秋冬只要一到下雨天就是各種踩水坑,沒一會鞋子褲子全濕了,當時為了改掉他這個毛病什么辦法都用盡,最后迫不得已只能打手心了。結果我們在場的時候他學乖不玩了,我們一不留神又蹦跶起來了。后來我們想堵不如疏,給他買了一雙高筒雨靴,下雨天他要跳水坑可以,一定要穿著雨靴。孩子接受的很愉快,跳了幾次也就不跳了。
一點小經驗,希望對您有用!
愛+規則=成就;愛-規則=溺愛。
所以我們說,一手是愛,一手是規則,才能夠成就一個孩子。
那么到底應該如何設定規則呢?
其實,在孩子的行為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傷害情境的前提下,我們可以讓孩子自由地去探索體驗,這是建立孩子安全感和價值感非常重要的部分。
同時我們一定要注意,立規則的前提是讓孩子感受到愛,孩子感受到愛,他才愿意去遵守規則。
在《六A的力量》這本書中,接納贊賞關愛時間是基礎,而責任與權威才是上層建筑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蒙氏教育課程再見歌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蒙氏教育課程再見歌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