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心里健康教育課程感受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心里健康教育課程感受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要知道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在某個階段遭遇一些不順、挫折或打擊,因此產生各種困惑和煩惱,在這個時候,很多負面情緒也會隨之而來,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我們的飲食、睡眠等,當這些問題長時間都沒有得到改善,求助于心理咨詢師是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幫助的。
在心理咨詢中,咨詢師的角色是訓練有素的傾聽者。當然不僅僅是單純地聽,在聽的過程中還會借助言語的引導、真正“聽”出對方所講述的事實、體驗的情感和持有的觀念等,以此與來訪者實現共情。通過傾聽,咨詢師了解來訪者的心理問題、應對問題的固有方式及其根源,才能與來訪者一起找到打開解決問題大門的鑰匙。但是,咨詢師不是建議者。常常會有人覺得心理咨詢師就是在來訪者傾訴完煩惱困惑后,對癥下藥,給來訪者提供專業建議的。來訪者拿到一個好的建議,就能解決問題。但事實并不是這樣喔。
咨詢師在某些問題上確實會有些分析之道,而最終來訪者如何去選擇、是否能做到都是在其不斷認識與了解自身后的結果。就比如,對目前罹患抑郁癥的來訪者,咨詢師會建議他們“不要多想,不要亂想”嗎?不會!為什么?因為咨詢師深深理解他們的不由自主,此時此刻的他們根本就做不到這樣。而心理咨詢更大的幫助是陪伴來訪者能真正有力量去做到所謂的“建議”或“道理"。
通過心理咨詢,來訪者可以了解自我、打破局限,進而發揮個人的潛能,去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去為自己做最好的決定,采用更好的應對方式。而這通常是一段時間內的成長與變化,并不是短期可以達到的;所以心理咨詢重在堅持,在一段時間后,相信你可以感受到自身的一個變化
希望這個回答能幫到你~對此還有疑問的也可以私信我繼續交流~
我大學學的就是應用心理學(心理咨詢方向),一般大學都設有心理健康中心。畢業前也在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實習過,根據我所接觸到來訪者,大家普遍還是比較認可心理咨詢的作用,例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和難言的事情,在心理咨詢中心,來訪者可以盡情傾訴,我曾經見到過一個女士來心理咨詢中心就一直哭,哭了有近20分鐘,心理咨詢師耐心傾聽,時不時遞上紙巾,然后通過引導打開來訪者心扉,第一次咨詢結束后來訪者頻頻表示感謝,自己壓抑許久的情緒得以釋放,也對未來有了明確方向;也見過有孤獨傾向的小孩通過參加團體心理咨詢,逐漸性格變的開朗,后期回訪,家長們也都是比較認可。當然,前提是你要去最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里面的老師經驗都很豐富。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心里健康教育課程感受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心里健康教育課程感受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