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德育教育課程化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德育教育課程化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德育課程化是在明確國家教育目標、德育目標和課程改革目標的基礎上,建立三級德育課程和評價體系,憑借教育管理者對教育的深刻理解,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創造性地組織工作,落實德育目標。
德育課程化對學校教育而言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管理者做好頂層設計:設計好德育目標體系、德育課程體系、德育評價體系以及德育管理體系。
德育課程設置要依托德育的兩大載體:課程和生活。既要有豐富多彩的校本必修德育課程,還要有以人為本的校本選修德育課程,更要有潤物無聲的校本隱性德育課程。學校應該重點關注課堂教學主渠道,做好德育的學科滲透,同時做好特色課程和活動,堅持活動育人和德育生活化。
中小學德育的“五項主要內容”: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六大實施途徑”:
1. 課程育人。從嚴格落實德育課程、發揮其他課程德育功能、用好地方和學校課程等方面,發揮課堂教學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
2. 文化育人。從優化校園環境、營造文化氛圍、建設網絡文化等方面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讓校園處處成為育人場所。
3. 活動育人。利用節慶紀念日、儀式教育活動、校園節(會)、團隊活動等,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教育活動,以鮮明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學生。
德育課程是在中小學階段開設的以培養學生品德為根本任務的課程。義務教育階段開設《道德與法制》,高中開設《思想政治》課程。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德育課程為綜合課程,高中階段采取模塊設置的形式,力求體現課程的針對性。
名詞解析
課程是為而規定的教學科目及它的目的、內容、范圍、分量和進程的總和,包括為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而營造的學校環境的全部內容。
1. 德育課程缺乏整體規劃:當前,許多學校的德育課程缺乏整體規劃,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連貫性和層次性。
2. 德育課程內容不夠豐富:目前,德育課程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政治理論、思想道德、法律法規等方面,而對于人文素養、心理健康、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內容涉及較少。
3. 德育課程實施方式不夠靈活:在德育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許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式單一、缺乏互動和體驗。
4. 德育課程評價方式不夠科學:當前,許多學校的德育課程評價方式仍然采用傳統的考試方式,過于注重知識記憶和書面表達能力,而忽視了學生的實際表現和實踐能力。
5. 德育課程師資力量不足:德育課程建設需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師資隊伍。然而,目前許多學校的德育課程教師數量不足,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也有待提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德育教育課程化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德育教育課程化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