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勞動教育課程項目設計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勞動教育課程項目設計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根據勞動課教學的規律和特點,我們認為,勞動課的課堂教學中,依據教材內容備好、上好一節課,就必 須在遵循勞動課的規律和特點的前提下,堅持貫徹“趣、精、活、實”四字教學原則。
趣: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教師在講授與演示指導中要具有趣味性、啟發性 。
精:講授知識及操作方法的語言要精確,教師的操作演示要精確規范。
活:教師的教態、語言要親切自然,教學氣氛要輕松活潑。
實: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及進行思想教育的三項任務要落到實處。
一節好的勞動課在教學中,教師應以親切樸實的教態、精美的范作、精練活潑的導言、引發學生的學習興 趣和求知欲。用精心制作的教具(實物、掛圖、電教手段),靈活準確而又規范的演示,精辟的語言講述和精 確的板書,使學生扎實牢固的通過直觀獲取知識要點。活潑的課堂教學氣氛,有趣的教學組織形式,精當的點 撥指導,促進學生興趣盎然地通過動腦動手實踐,落實知識向技能的轉化。最終教師以靈活的形式展示教學成 果,并予以恰當的評價,讓學生在體驗到勞動的愉悅中,盟生“樂學”情感,思想教育的目的就在潛移默化中 得到落實。
一,基礎性選擇,規定不同程度的基礎內容和訓練內容。
二,選擇性選擇,根據不同興趣和志向,設置不同的內容供學生選擇,設置不同的訓練項目,供學生體驗。
三,體驗性原則,課堂教育要和生活實際相結合。
四,實踐性原則,訓練的內容應具有拓展行,有利于實際生活中運用。
五,階段性和層次性原則。
勞動教育課程設置:根據《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渠道,開足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小學1-2年級,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
小學3-6年級,平均每周不少于2課時。
勞動教育中的勞動定位為公益實踐性質,是以學生班級、家庭為基本單位組織開展的集體性的勞動教育活動,主要包括三部分:
一是在綜合實踐活動主題中設計日常勞動活動是勞動教育的主陣地;
二是依托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是課程中推進勞動教育的重要渠道;
三是結合傳統節日開展主題探究,是推進勞動教育的新方式。學生的主題活動包括:設計制作宮燈、皮影、陶藝等。
學校將充分結合當地資源,開發開設家政、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勞動實踐類拓展課程,鼓勵學生基于興趣,以項目學習的方式,在研究真實問題、技術制作和藝術創作過程中,進行創意制造實踐。
1.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樹立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正確思想。
2.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態度。使學生認識勞動是日常生活、發展生產、建設祖國、推動社會進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權利和光榮義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通過勞動實踐,對學生進行遵守勞動紀律、愛護勞動工具和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并進一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助人為樂的精神品質。
4.培養良好的非智力素質。在勞動實踐中使學生自覺磨煉意志,陶冶情操,體驗挫折與成功;增強積極進取、探索創新意識;初步具有質量意識、效率意識、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勞動教育課程項目設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勞動教育課程項目設計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