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校本教育課程課時設計特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校本教育課程課時設計特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們有一個校本課,它的時長是固定的,即1小時20分鐘。
現在,我們想知道如果校本課在某個時刻開始,那么它會在什么時候結束。
假設校本課的開始時刻是 t 時刻(這里我們不知道具體的t是多少,但我們知道結束時刻與t的關系)。
根據題目,校本課的時長是1小時20分鐘,即 1小時 + 20分鐘 = 60分鐘 + 20分鐘 = 80分鐘。
所以,如果校本課在 t 時刻開始,那么它將在 t + 80 分鐘時刻結束。
用數學表達式,我們可以表示為:結束時刻 = t + 80
但在這個問題中,我們其實不需要知道t的具體值,因為我們只是想知道結束時刻與開始時刻的關系。
1. 周課時數按標準課時計算,一至六年級每課時教學時間為40分鐘,七至九年級每課時教學時間為45分鐘。若安排長短課,教學總時間應基本保持不變。
2. 品德每周2課時,一二年級為品德與生活,三至六年級為品德與社會,七至九年級為思想品德。
3. 體育與健康一二年級每周4課時,三至九年級每周3課時。學校可充分利用大課間、課外活動等途徑,增加學生體育活動時間,保證學生每天在校體育鍛煉1小時。
4. 藝術包括音樂和美術,一到六年級每周4課時,七至九年級每周2課時。音樂、美術可分別開設,也可分時段輪流開設,統籌使用課時。
5. 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信息技術、勞動與技術、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等。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統籌使用課時,三者合計平均周課時:一二年級不少于4課時,三至六年級不少于5課時,七至九年級不少于6課時。
6. 在不增加周標準課時數和周教學時間總量的前提下,學校可在國家規定總課時比例范圍內自主安排其他課程的課時。
批量導入。先從系統里導出一個校本培訓學時的模板,然后把所有老師的培訓內容加學時登錄在一個excel模板中,按照系統導入的要求,把這個模板里面的內容與信息批量導入進去就完成任務了。
《行動計劃》要求,配齊專兼職心理教師。學生規模1000人以上的中學、1200人以上的小學須配備專職心理教師,分校區學生達到上述規模的,應獨立配備專職心理教師。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制定規劃,逐步配齊專職心理教師。珠三角地區學校2022年底前實現配齊目標,粵東西北地區學校同步配備率達到60%,2022年后逐年有所增長。暫無專職心理教師的學校應指定專人兼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兼職教師一般應有兩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經歷,且經過心理健康教育專門培訓。
中小學校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課時在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中統籌安排,每兩周至少安排1課時。每學期至少開展1節心理健康教育班會課。同時,在各學科課程教學中有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實施“傾聽一刻鐘”行動,鼓勵學生每天至少與家人或同學有效溝通交流15分鐘。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校本教育課程課時設計特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校本教育課程課時設計特色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