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試題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試題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可以的呀。教育部剛剛出臺的“減負三十條”中就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應該布置家庭作業。
既然國家規定,老師自然就會完成教學任務。那就要看你做老師的,在作業方面能不能最優化了。
我的建議是:
1、老師自行“加壓”,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知識要點。這樣課后自然輕松,課后就不會留作業。
2、老師不能布置書面作業,可以讓他們回家讀書,閱讀,以此來增加學生的知識面。
3、小學生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家校聯合,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方面下功夫。
1,2年級是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一個過渡適應階段,孩子不僅要適應學校的規章制度,還要適應小學的知識學習方法和要求。那么1,2年級的學習情況到底是怎么樣的呢?
第一,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對于孩子來說,正是學習識字和拼音的關鍵時段。
現在小學一年級都是先識字,再學拼音,每一個孩子在剛上一年級以后,因為年齡和心智成熟的快慢,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的強弱都比較明顯,有的孩子能夠比較快速的適應老師的講課,接受能力比較強,有的孩子則比較緩慢。課堂上的接受程度就決定了孩子學習上的差異性。
為了彌補差距,家長都是想盡辦法給孩子進行各種補課。如回家讓孩子多寫幾遍生字,生詞,給孩子報識字補習班,書法班等!因此,從學生的學習程度來講,不留書面作業不現實,從家長的角度來講,不留書面作業,對孩子的學習更加不放心。即使學校不留書面作業,家長也會給孩子報很多班,額外布置很多作業。
第二,家庭作業就是對當今所學知識的一個鞏固。將讀,說,寫有效地結合,才能更好地對所學的知識達到復習的效果。
一年級和二年級,除了讓孩子有一定的識字量,還要對孩子的書寫進行糾正和鞏固,這也非常重要。讓孩子通過書寫來鞏固所認識的字詞,并且孩子在一年級和二年級的相關數學運算問題。如果孩子在課堂上的理解程度比較弱,那么回家父母很有必要給孩子進行額外的鞏固。通過讀說寫這可以達到最大的強化效果。
說一個我身邊的例子,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因為沒有上過幼小銜接班。在上一年級以后,對于老師講課的內容很難接受。上課沒有一個好的習慣,不愿意寫字,不愿意讀書,每次考試基本上都是倒數第一。每天晚上,兩口子都在監督孩子反復地進行聽說讀寫。周末給孩子報了識字班,書法班。從他們的表述中,你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學習確實困難很多。
綜合以上因素,個人覺得小學1,2年級其實非常有必要給孩子布置一定的書面作業。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比較快速的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和方法,在后續的學習中不會輕易掉隊!
非常應該,因為小孩子自控能力差,如果老師不布置一些書面作業,他可能回家后或著假期期間就不主動學習了,再說了孩子都不愛聽家長的話,只有老師布置的作業才會當做任務,在家長的督促下,認真地去完成,對所學知識也會溫故而知新,所以說我作為家長還是希望老師適當布置一些書面作業好
義務教育階段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作業確實是可以的,而且有章可循。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其中明確了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的要求。
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這是一個很糟糕的情況,一二年級小同學視力正處于發育階段,減少用眼量,能讓孩子的視力得到相應的保護。這個方案雖然是以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為主要目的,但是我覺得還是有其他一些積極意義的。
首先,可以給孩子一個從幼兒園到學校的過度區間。上學和在幼兒園相比從組織紀律到知識的學習方法都有很大不同,正處于啟蒙階段的小同學接受力也是有限的。如果一下子負擔很重,容易讓孩子接受不了,從而產生抵觸心理,這會影響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其次,可以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豐富課余生活。沒有了作業的負擔,孩子就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看課外書,玩玩具,讓他們覺得上學是一件很輕松愉快的事情,不至于對學習產生恐懼心理。
第三,增加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別是戶外活動,更能釋放孩子們的天性。這樣每天可以勞逸結合,不會只有學習的枯燥,也不會只有玩樂的無聊。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是很難得的一件事。
不過事實上是雖然學校給低年級的同學減負不留家庭作業了,但卻很少有人能逃過家長這一關的。面對激烈的競爭,家長們從來不敢掉以輕心,他們舍不得那些被大把浪費掉的寶貴時間,或者自己給孩子留作業,或者把孩子送進了課外輔導班。
面對家長們的決定,孩子們也無能為力,只能遵從。在目前應試教育的前提下,任何方式的減負對學生們來說都形同虛設,什么時候分數沒那么重要了,孩子們才真的可以減負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試題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試題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