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鞍山市義務教育年終績效獎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鞍山市義務教育年終績效獎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事業單位待遇
一般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大體分為編制人員和非編制人員(非編制人員就是本單位自行外聘的人員,就象企業聘用一樣,由單位自行規定其待遇,付給其工資,與地方財政沒有關系)。所以,非編制人員的待遇不一定比編制人員差。目前多數改革后的事業單位對新進的人員,包括事業編制的人員在審查檔案后,交給人才中心保管。另外也在積極推行事業單位人員雇傭制這將逐漸改變事業單位編與企業編的差距。
事業單位待遇怎么樣
事業單位待遇怎么樣這應該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總的來說事業單位的整體待遇水平不低于甚至要高于公務員。具體的就要分類別說了,比如參公的各項待遇就和公務員完全一致,醫療系統的整體工資待遇還要高于公務員,教育系統呢?
2010年國務院審議通過的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五十四)提高教師地位待遇,“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吸引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依法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
當然,不同地方、不同部門事業單位還會有一些特殊的待遇,比如:
在2013年11月14日剛剛出的“2013年鞍山市公開選聘75名高層次管理人才的公告”里面,有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人員被聘用后的待遇是
(1)給予20萬元住房補貼,簽訂合同后補貼5萬元,其余15萬元分5年按月等額發放。
(2)享受局級干部每年一次體檢等醫療待遇;發放干診人員醫療補助(45周歲以下800元,45周歲以上1100元);
(3)子女就學,小學就近安排,中考按歸國華僑待遇降10分錄取;
首先這個問題過于寬泛
地域和地域之間有差異,崗位和崗位之間有差異,部門和部門之間有差異
例如北京上海和一般三四線城市的鄉鎮事業編,肯定差異明顯;醫療編等專業技術崗位與一般行政崗也有區別;不可一概而論,但如果從平均待遇作為切入點來看,事業編肯定是很多擇業者的不二選擇,基本平均到手也有10-15w左右,各類福利(節日禮、年終獎、療休養等)層出不窮,作為目前社會人員競相追逐的香餑餑,自然有它的優勢所在。所以理性來看,了解各方待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強化自身硬實力,多刷題多提升,才能在考試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2015年,中央發布《關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將每年或每兩年調整一次。2016年,機關事業單位進行了一次工資調整,全國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資平均漲了300;2018年,進行了第二次工資普調,人均漲了300-500。按照這個規律,預料2020年機關事業單位會迎來一次工資普調。事業單位的工資或將有一定幅度的上漲,預計在四五百的區間。這個漲幅雖然不大,但螞蟻腿也是肉,好歹有漲,對事業單位人員來說是好事。
至于題主說的事業單位工資怎么樣,要看參照物是什么。
與動輒年薪幾十萬的外企和部分國企比,事業單位每月幾千的工資待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根本不在一個比較的層面,不比也罷。
和公務員比,事業單位也明顯不如。事業單位沒有車補,沒有十三薪,年終績效普遍也少,一年算下來保底比公務員少兩到三萬。如果是東部發達地區,很多超過了五萬。
和一般企業比,事業單位工資待遇可能不占優勢,可貴在穩定,有社會地位。而且年齡越大,優勢越明顯。這也是很多求職者最看重的一點。
總之客觀來說,事業單位工資待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社會上總體屬于中等水平,不能抱太高期望,但如果家庭條件不差,過過日子是沒問題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鞍山市義務教育年終績效獎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鞍山市義務教育年終績效獎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