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強校提質行動,主要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優質教育資源總量不足、城鄉校際差距大問題。
要實現“優質均衡”;保障各級各類教育的學生資助,要實現“應助盡助”;保障面向青少年學生的衛生健康、文化體育、就業創業等其他基本公共服務,要實現“應保盡?!?。
優化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的有關建議如下:完善相關政策,做好頂層設計。建議對國家相關政策進行進一步研究,根據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義務教育需求,市政府出臺全市一體化辦學統一政策。
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 十年來,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和享受政府購買學位的比例達92%,比2021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高中教育 高中階段普及水平進一步提高。2022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6%,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第一,促進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按照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新要求,今后,要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為目標,不斷擴大和切實保障基本的教育機會公平。
全國共有幼兒園25萬所,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802萬人,毛入園率81%,十年提高26個百分點,實現基本普及。義務教育階段學校7萬所,在校生6億人,已實現全面普及。
從我國學制狀況看來,九年制或八年制的義務教育包括了初等義務教育和初級中等義務教育兩個階段。適齡兒童、少年按規定在義務教育學校完成了九年或八年的義務教育學習,即可達到初中畢業的文化程度。
義務教育強校提質行動,主要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優質教育資源總量不足、城鄉校際差距大問題。
樹立更加科學的教育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堅持德育為先、全面發展、面向全體、知行合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堅持教育公益性,公民辦義務教育結構合理。實現更加全面的標準化建設。
提質量,促進均衡發展要把提升質量作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內涵發展。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改革,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第二是以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為重點,加快縮小縣域內城鄉教育差距。要建立與常住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機制,合理規劃布局城鄉學校,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以城帶鄉、整體推進,切實解決城鎮擠、鄉村弱問題。
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關鍵在于全面保障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田祖蔭表示,當前義務教育面臨著城鄉、區域、校際、群體的四大差距。
義務階段優質學位緊張,城鄉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問題如何破解?“??诿磕暧?000-5000新增的入學人口?!辈塬I坤坦言,目前城市確實存在學位緊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