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19大報告里面的義務教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19大報告里面的義務教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第一條,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綜合素質,生存能力,營造活潑,健康,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制定本法第二張義務教育。
第二條人才不僅是個人和家庭的光榮和財富,而且也是國家的光榮耀和資源,不僅對個人的家庭友誼,而且也為國家建設和發展出力。
人才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條《義務教育法》是國家投資辦教育,免收學生的學費的教育。
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有權接受義務教育,也應該有義務幫助國家完成義務教育。
沒有義務教育法2021版本,義務教育法是1986年7月1日開始實行的。最新版本是義務教育法2018,是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
一、含義: 義務教育,是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
二、特征: 中國義務教育的強制性、公益性、統一性的特點。 強制性,又叫義務性。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范。 公益性,就是明確規定“不收學費、雜費”。公益性和免費性是聯系在一起的,要全部免除學費、雜費還需要一個過程。 統一性。全國范圍內實行統一的義務教育,這個統一包括要制定統一的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設置標準、教學標準、經費標準、建設標準、學生公用經費的標準等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
義務教育釋義: 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中國兒童和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為九年。 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制教育的制度。義務教育又稱強迫教育和免費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和世俗性的基本特點。
民國時期的文盲率,一般認為是80%,比如毛主席1945年在《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提出:“從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掃除文盲,是新中國的一項重要工作。”
新中國剛剛成立百業待興,但中央領導一步到位把義務教育年限達到發達國家的教育水平,體現了國家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的堅定信念。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特別是適齡兒童和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這九年不收取任何學雜費,不會出現因為家庭貧困交不起學費沒書讀的情況。
國家出臺九年義務教育的目的就是讓所有適齡的兒童和少年都有書讀,從而提高我國的國民整體文化水平和素質。
義務教育指教育部門或政府為提高國民素質規定的義務性基礎教育,其目的是為了給所有學生提供公平的機會,保證他們接受有質量的教育。
義務教育認為每個孩子都有獲得教育的權利。 義務教育一般包括小學十二年義務教育,必修課程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會科學等項目,學期之間還加入了體育課等活動項目。
基礎義務教育內容要符合各地政府教育以及文化程度或高等教育政策的規定,當地學校將會負責教學內容的落實和實施。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19大報告里面的義務教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19大報告里面的義務教育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