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階段鄉村學生特點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階段鄉村學生特點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農村教育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哪些嚴重的問題?
記得曾經討論過類似的問題,農村小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在聊這個問題前,先說說現在農村教學資源的變化。
隨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優質教學資源不斷傾向農村小學。師資力量也有大幅度提升,如今農村小學教師大專以上學歷已經達到100%。各種培訓,學習不斷充實教師。那么,農村小學生在學習上還存在什么問題呢?
首先是學習環境的問題,農村孩子缺少良好的學習環境。從家里到社會,重視孩子教育問題的非常少。各種興趣愛好的培養幾乎沒有,每天課后除了玩還是玩。
其次是留守兒童的問題,農村留守兒童比例高達30%。在學習上缺少父母的監督,在生活上缺少父母的照顧。這群高比例的留守兒童成為了教育缺失的主要根源!!
農村教育,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哪些嚴重問題?
我認為農村教育,學生在學習中遇到許多問題。
1師資水平低,教師老齡化。
2教學環境和條件差。
3交通住宿問題。
4學生家庭存在的問題。
以上1、2是社會普遍的認知,下面就分別談一談具體情況。
農村老教師他們有教學水平和經驗,這個必須加以肯定。
但是他們一輩子窩在農村,視野狹窄,思想僵化,對外面精彩的世界一知半解,只是感到神秘。
他們熱愛教育事業,和他們的孩子,更愛他們腳下的那片熱土。
我是一位生活在農村并長期在農村小學工作的教育工作者,談點切身體會。
第一,學校教師老化缺編現象嚴重。大家都很清楚,農村學校條件簡陋,導致了年輕的優秀的教師寧肯少掙個三百二百的,也不愿屈尊到下面,久而久之,情況越來越嚴峻。
第二,學生流失愈演愈烈。本身農村學校條件就不好,再加上大量的農村人口往城市集中,家長也更希望孩子就讀一個好一點的學校,許多學生大量涌向城區學校。我所在的縣市是丘陵地區,目前山區的小學已消失的差不多了,估計再有個十年八年,平原地區的也該步入后塵。
第三,農村學生家長素質參差不齊。我們當老師的,也經常反省為啥我們的成績跟城區的差那么多,除了咱自身水平不高外,發現城區學生家長對孩子尤為重視,檢查輔導,督促培訓,都嚴格的很,我們幾個老同事不無感慨地說:城區學校的成績好拼的是家長呀!在農村小學,大部分學生是享受不到這樣待遇的。
凡事沒有絕對,我們這兒有所拍石頭小學,就是全國優秀教師張錦文所在的學校,教學理念先進,教師銳意進取,學生勤奮努力,學校氣氛生機勃勃,周邊縣市慕名而來的大有人在,學校規模越來越大。所以,廣大農村教師只要群策群力,再加上國家更多惠農惠教政策扶持,學校面貌一定會發生大的改觀。
謝邀作答。農村教育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哪些嚴重問題?
我個人覺得,農村教育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師水平欠缺,長期的從事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與外面交流較少,加至工作量大,教師自身學習有限,對于新教材,吃不透,對于新教法沒有研究,沒有大的平臺去演示,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新教材之間有一定差距。那么相應的對學生傳授的知識就會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做到盡善盡美。
二、學生認知水平與新教材之間有一些差距。因為農村學生的父母他們本身學業水平不太高,對孩子要求不高,認為自己孩子上學去認識幾個字就行了,根本就不去要求什么,放學回家就是放任自流,根本就不會去看課本,更不會去看什么課外書。所以農村學生對知識認知有限,對新教材,新教法,根本就不會去探究。就局限于教師上課講解,學生死板硬記。
三、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設施與新教材的內容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教育教學中教學設計中要有直觀圖和圖片,模型演示這些課件設計,根本就達不到,因為農村教育網絡大白板授課一些學校根本沒有配備,有些配備了也很少使用,造成這種原因主要是師資力量,還有就是生源。因為這些年農村學生流失非常嚴重,一些家長想方設法把自己孩子送往小縣城及鎮上去上學,造成村校生源不足,那么教師配備少,就造成教師包班,一個老師要擔多門教學科目,甚至一天到晚老師就沒有一節空余時間。所以啊越來課堂效率越差,給小學生學習造成嚴重的不利!
四、農村留守兒童特別的多,從不同的方面也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因為父母的外出打工,長期不在家。有的孩子長年跟著爺爺奶奶吃住,還有些個別孩子寄托在親戚家。這些孩子放學回家做個家庭作業常常是虎頭蛇尾,一知半解,甚至是潦潦草草,應付而已。因為根本就沒有人去關注關心這些孩子的學習,根本就沒有人去幫助鼓勵這些孩子去探究學習問題。導至孩子們課堂上對新教材根本就接受不了,更不用說去研究新學法了。
以上幾點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望各位老師同行們多提意見!我會虛心接受。(文章原創)(圖片系我校教學樓主樓)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階段鄉村學生特點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階段鄉村學生特點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