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課時安排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課時安排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
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為使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有個性的發展,課程標準應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開設必修課程的同時,設置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
學校課程節數安排
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規定,小學一年級周課時數26節,其中語文7節,數學4節,音樂2節,美術2節,體育4節,品德與生活2節,地方課4節;但很多學校安排的課程節數,卻超出國家標準的兩倍。
小學五年級來看,每周語文課9節,數學9節,英語5節,剩下3節課交給體育、音樂、美術;除此之外,還有語文早讀、英語早讀以及數學課前輔導;學校這樣的課時標準,竟然超出國家標準這么多。
上海小學各科課程節數標準:
一,二年級語文每周九節課,數學每周三節課,英語每周三節課,體育每周五節課,美術每周三節課,音樂每周兩節課,自然每周兩節課,道德與法治每周兩節課,班會每周一節課,秋探究每周一課,拓展每周一課。
三年級語文每周六節課,閱讀每周一節課,數學每周四節課,英語每周四節課,道德與法治每周兩節課,音樂每周兩節課,自然每周兩節課,體育每周五節課,美術每周兩節課,信息科技每周一節課,探究每周一課,拓展每周一課。
四,五年級語文每周六節課,閱讀每周一節課,數學每周五節課,道德與法治每周三節課,音樂每周兩節課,美術每周兩節課,體育每周五節課,勞動與技術每周一課,自然每周兩課,班會每周一課,拓展每周一節課,探究每周一課。
以下課時為每科周課時量,每周課時總量為30節。
小學一、二年級
品德與生活(3節)
語文(9節)
數學(5節)
體育(3節)
藝術【包括音樂、美術】(3節)
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3節)
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4節)
北京市政府《關于全日制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暫行意見》中規定:中學語文教師每人教兩個班(10課時~12課時);數學、物理、化學、外語教師每人每周授課12課時~16課時,平均14課時;其他各學科每人每周授課14課時~18課時,平均16課時。
小學教師每人包教一個班的語文、數學,或每周授課16課時~20課時,平均18課時。其他省、市根據本地區特點,對中小學教師工作量均有類似規定。
“9522總課時”是指中國中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在13年的學業期間,根據國家規定要接受的總課時數。其中,“9”表示小學階段,共計6年,根據國家規定,小學生應該接受9,000個學時的課程;“5”表示初中階段,共計3年,根據國家規定,初中生應該接受5,400個學時的課程;“2”表示高中階段,共計3年,根據國家規定,高中生應該接受2,160個學時的課程。這些課時包括了語文、數學、外語、科學等各個學科的教學內容。總課時是國家對學生學習時間和教育質量的一個要求,也是學生完成學業的必要條件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課時安排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課時安排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