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均衡指標達標說明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均衡指標達標說明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一)每百名學生擁有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小學、初中分別達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
(二)每百名學生擁有縣級以上骨干教師數:小學、初中均達到1人以上;
(三)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育、藝術(美術、音樂)專任教師數:小學、初中均達到0.9人以上;
(四)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小學、初中分別達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
(五)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 小學、初中分別達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特點是是全面提升教師整體素質,縮小學校、城鄉、區域間教育發展水平的差距,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也就是使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在辦學經費投入、硬件設施、師資調配、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等方面大體處于一個相對均衡的狀態,與義務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礎性相適應。
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的戰略性任務。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機制。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資源。
切實縮小校際差距,著力解決擇校問題。加快薄弱學校改造,著力提高師資水平。實行縣(區)域內教師、校長交流制度。實行優質普通高中和優質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辦法。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置重點學校和重點班。在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就近進入公辦學校的前提下,發展民辦教育,提供選擇機會。
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建立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在財政撥款、學校建設、教師配置等方面向農村傾斜。率先在縣(區)域內實現城鄉均衡發展,逐步在更大范圍內推進。
努力縮小區域差距。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的轉移支付力度。鼓勵發達地區支援欠發達地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均衡指標達標說明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均衡指標達標說明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