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五項管理督導總結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五項管理督導總結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五項管理”,即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五個方面的管理,是教育部旨在推進立德樹人,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全面發展的重大舉措。學校要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作業管理上,對各學段作業明確要求,小學階段作業不出校門,隨堂作業在校園內完成,初中階段作業不超綱,高中階段作業不越界;
睡眠管理上,要把家庭和學校的邊界劃出來,研究學校的發力方式,提出學校怎么配合家長的具體方式,病號監測考核,確保孩子們睡眠充足,按中國孩子成長過程中、生理發育過程中平均睡眠時間標準來考核;
手機管理上,要疏堵結合、對癥下藥,直面差異、分類管理,禁止將手機帶入課堂,同時通過多種方式滿足學生應急通話需求。
課外讀物和教輔管理同樣是個大問題,他建議,以推薦目錄為主,注重內容管理和推薦方式的管理,具體用什么東西由家長去選擇,教育部門主要是把好關。健康的體質是中小學生成長成才的基礎,要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加強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簡稱“五項管理”),關系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是深入推進立德樹人的重大舉措。為確保“五項管理”相關政策規定落實落地,各省(區、市)教育督導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將“五項管理”督導作為2021年責任督學重要內容,組織當地中小學校責任督學開展“五項管理”督導工作,確保所有中小學校全覆蓋。
加強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簡稱“五項管理”),關系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是深入推進立德樹人的重大舉措。為確保“五項管理”相關政策規定落實落地,各省(區、市)教育督導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將“五項管理”督導作為2021年責任督學重要內容,組織當地中小學校責任督學開展“五項管理”督導工作,確保所有中小學校全覆蓋。
《教育督導問責辦法》日前印發,并于9月1日起實施。“十次督導,不如一次問責。長期以來,教育督導之所以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問責跟不上。”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局長田祖蔭表示,要讓督導“長牙齒”真正落地,必須制定專門的問責辦法。
據介紹,此次問責辦法明確的問責內容,主要包括六類情形:一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國務院教育決策部署不堅決不徹底;二是履行教育職責不到位;三是教育攻堅任務完成嚴重滯后;四是辦學行為不規范;五是教育教學質量下降;六是安全問題較多或拒不接受教育督導。問責辦法還明確,被督導單位的主管部門要指導督促被督導單位落實整改意見,整改不力要負連帶責任。
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雙減”問題,問責辦法明確,未按要求加強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管理,存在超標超前培訓、虛假宣傳、超期收費等違法違規行為,侵害師生合法權益,出現教師師德嚴重失范、學生欺凌等危害學生身心健康情況或重大負面輿情的,應當予以問責。田祖蔭介紹,2021年,“雙減”和“五項管理”(手機、睡眠、讀物、作業、體質管理)成為督導“一號工程”,5月至7月,各地共組織責任督學27.5萬人次,到24.8萬所學校開展督導,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問責辦法的問責情形不僅涵蓋了地方各級政府、各類學校及其相關負責人等被督導對象,也涵蓋了督學和教育督導機構工作人員,為督學劃出一道道清晰可見的高壓線。”國家督學、首都師范大學副校長楊志成表示。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五項管理督導總結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五項管理督導總結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