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最新版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最新版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語文課程標準:
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
首先我們來看看語文新課標的課程目標。語文課程圍繞核心素養來確立課程目標,核心素養體現在4個方面,分別是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根據核心素養確立了9個總目標,概括來說分別是
①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②建立文化自信;
③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意識;
④認識和書寫常用漢字,初步領悟語言文字運用規律,初步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⑤具有獨立閱讀能力,能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見聞和體會;
⑥提高語言表現力和創造力,提高形象思維能力;
⑦初步掌握比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維方法,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態度
;⑧能結合經驗,理解、欣賞和初步評價語言文字作品;
⑨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課程目標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設計。三者相互滲透,融為一體。目標的設計著眼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
《毛澤東選集》。
《毛澤東選集》作為建國后第一次列入語文課程標準的原因是因為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人,他的思想和理論對于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學習《毛澤東選集》,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革命的歷史背景、毛澤東思想的核心內容以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用。
此外,《毛澤東選集》中的文學作品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可以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語文課程標準也在不斷更新和完善。
在建國后的幾十年里,語文課程標準經歷了多次調整和改革,逐漸形成了以文學作品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文學素養的教學體系。
除了《毛澤東選集》,現代語文課程標準還包括了其他經典文學作品、現代文學作品、文言文等內容,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和人文素養。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未來的語文課程標準可能會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獲取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以適應社會的變化和發展。
建國以后:
1950年《小學語文課程暫行標準(修正草案)》
1954年 改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初步意見
1955年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初稿)》
1956年《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
1963年《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草案)》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
1980年 《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
1986年《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
1988年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初審稿)》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最新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最新版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