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什么義務教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什么義務教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986年4月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這是我國首次把免費的義務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也就是說適齡的“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9年的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法的制定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發展到一個新階段。雖只有18條,但“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從此成為法定義務。
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于2006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經過兩年的過渡,中國已與2008年秋季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名副其實的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是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義務教育又稱強迫教育和免費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的特點。
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的義務教育年限為九年,這一規定符合我國的國情,是適當的。目前,我國的義務的教育學制的實際情況主要有“六三制”(即小學六年制,中學三年制)、“五四制”(即小學五年制、中學四年制)和“九年一貫制”三種學制。其中還有少數地區實行八年制的義務的教育,即小學五年制,中學三年制,但這些地區目前也正在抓緊實現由八年制向九年制的過渡。從我國學制狀況看來,九年制或八年制的義務的教育包括了初等義務的教育和初級中等義務教育兩個階段。適齡兒童、少年按規定在義務的教育學校完成了九年或八年的義務教育學習,即可達到初中畢業的文化程度。
上世紀70年代小學和中學的學制是:小學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共計9年。那時候沒有十年級。大學的年級從不和中小學連著算。1981年9月城市高中改為3年制(所以1982年7月只有縣級以下的高中有2年制的畢業生,次年城市3年制高中有首屆畢業生),從1985年起高中畢業生全是由3年制高中畢業的。
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是從1994年9月1日開始的,包括小學6年,初中3年,并不包括高中。
1970年初,本著“教育要革命,學制要縮短”的理念,開始將小學六年制改為五年制。1979年,又將五年制改回到六年制。我國有“六三”和“五四”兩種小學和初中階段劃分.1951年10月,我國頒布了小學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新學制,從1952年開始實行。...
從上海市教委獲悉,從2004年9月新學期開始,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面實行“五四學制”,即小學5年,初中4年,取代過去小學6年、初中3年的“六三學制”。 根據新學制,初中全面實行四年制,四個年級分別為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原來的“小學六年級”被取消,從1988年開始的過渡形態“初中預備班”被正名為六年級。
全面實行“五四學制”后,小學生修滿五年,學科考試成績合格發給小學畢業證書;初中生修滿九年,學科考試成績合格發給初中畢業證書。
上海市教科院專家指出,實行“五四學制”的最大好處是有利于減輕學生初中階段過重的學習負擔和心理壓力。在“六三”學制下,初中三年太短,學生剛從小學畢業,第一年基本處于對初中教育方法和環境的適應期;一到初三,又將面臨畢業和升學,中間只有初二一年過渡,學生一旦跟不上,往往來不及調整,造成持續學習的困難。
未成年人發育提前,是促動“五四”分段取代“六三”分段又一重要原因。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和都市文化的影響,上海市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發育普遍“早熟”,大多數六年級學生實際上已是少年,高一級學校的學習生活環境更有利于他們健康成長。
上世紀80年代末,上海市為緩解市區小學入學高峰壓力,嘗試把小學六年級挪到初中,設立初中預備班。沒想到,這一“挪”大收其效,四年制初中讓學生感覺寬松多了,兩極分化現象逐漸弱化,學生個性發展有了更大空間。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什么義務教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什么義務教育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