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城區義務教育學校電腦派位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城區義務教育學校電腦派位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電腦派位(也稱搖號)是在報名人數超出可以招生人數時,所采取的一種通過電腦產生入選號碼的方式。
參加電腦派位工作的人選不僅有園、校領導、教育局監察部門的領導,還有家長代表,所以,它又是一種較為公開、公正,公平的方式。
電腦派位,也被稱為“搖號”,最早起源于1991年,由原廣州市招生辦副主任陳流光設計,初衷是為了解決學生入學的公平錄取問題。
教育部提倡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夠均衡、群眾擇校沖動強烈、學區房問題突出的地方,可以采用“電腦派位”來安排入學。
《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有提到: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通過區域統籌、“一校一策”等辦法,引導學校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所以很多家長也是擔心會這樣,雖然具體未知,但是可以學習一下。
初中入學的“電腦派位”指:如果學生未參加擇校或者擇校不成功,則教委會默認依據學籍,進行對應的電腦派位。由電腦根據個人意愿和客觀條件(主要是住址、戶口)進行隨機分配學校。
例如每個區的區教委根據相對就近原則將全區中、小學組合成若干片,每位小學畢業生將本片內的所有中學根據自己的意向順序填人登記表中,然后采用“計算機派位”的辦法,按學生意向順序優先的原則,將學生派位到本片內的中學入學。
電腦派位操作方法如下:
1將全部符合條件的報名幼兒的報名表號碼,由小到大依次輸入電腦。
2由家長代表單擊電腦空格鍵盤,在所有輸入電腦的號碼中產生一個起始號,起始號即開始派位的第一個號碼(所以報名號為001,并不等于電腦派位的第一個號碼)。起始號屬于入選的第一個號碼。
3由家長代表再次單擊電腦空格鍵盤,在所有輸入電腦的號碼中產生一個間隔數,即間隔幾個數產生一個入選的號碼。間隔數不屬于入選號。
4隨后從起始號開始,按間隔數,循環往復一圈一圈數,直到派位總數全部產生為止。例如:要在1——30個號碼中產生7個名額,起始號是21,間隔號是9,第一個入選號是21,第二個入選號是29,第三個入選號是8,第四個入選號是17,第五個入選號是27(因為21已入選,排除),第六個入選號是7(29已入選,排除),第七個入選號是18(因8、17號已入選,排除)。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城區義務教育學校電腦派位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城區義務教育學校電腦派位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