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廣西義務教育工作保學目標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廣西義務教育工作保學目標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廣西普及12年教育的縣都在桂林,分別是臨桂區、資源縣、龍勝縣、陽朔縣都是12年免費義務教育。
廣西普及12年教育的縣聚集在桂林是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的,第一是歷史文化因素,桂林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很多文人墨客在桂林留下寶貴的作品,供后人傳承閱讀。第二是社會因素,近年來桂林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想積極培養學識淵博的優秀人才,越來越多人想去學校上學,學習寶貴的知識。第三是經濟因素,桂林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對其他城市比較緩慢,以前比較落后,很多農村地區比較貧困,孩子們上學的條件比較艱苦,普及12年教育有利于幫助孩子提供上學機會,讓更多的人享受接受教育的權利,推動桂林全面發展。普及義務教育,建立完善的關愛體系,有利于全力保障特殊群體平等的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期待桂林的教育事業未來發展得更好,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高中國家都沒有實行義務教育,地方何來的義務教育。桂林的這幾個地方是本地財政支持,根本沒有實行義務教育,高中可以對學生開除,而初中是義務教育,是不能開除學生的。
"三味"正是來自于桂林市這幾個"普十二"縣之一,曾在一所鄉鎮初中任教務主任15年,親眼目睹并親身經歷了我縣從"普九"到"普十二"的全過程。現給網友們簡單介紹一下我縣的基本情況。
自1992年開始,我縣開始全面進入“普九"("雙基")工作攻堅時期。1996年通過自治區"普九"達標驗收的。1997年國家教委進行了復核驗收,我縣被榮幸地評為"全國普九工作先進"縣。之后,再由自治區每2年進行一次復查,直到近幾年,"普九"工作才基本平息下來。
在這整個過程中,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人力和財力上給予了大力支持,對校舍改擴建、設施完善等方面進行了大量資金投入。另一方面,學校和教師付出了極大的勞動和精力,在"普室"建設(從"五室"到"十室")、標準化實驗室建設,以及"控綴保學"工作、從小學入學到初中畢業,每學期建卡立檔,填寫"七冊十二表"等,每所學校檔案材料幾乎可用"學富五車"來形容。當時,電腦尚未普及,全憑筆墨手寫,相關人員及老師,全是義務勞動,沒日沒夜,加班加點,足見有多辛苦!
與"普九"相比,我縣的"普十二"工作似乎已簡單了許多,至少對我們中小學校和教師而言,沒做過多少實際工作。更多是縣政府、縣教育局以及高中學校層面上的工作。
我縣是2014年提出"普及高中"(即“普十二")教育規劃的。2015年秋季學期全面實行“初中畢業全部升入高中"的招生制。我縣共2所高中,一所縣重點高中,一所是原職高性質的普通高中。重點高中先擇優錄取了約50%的初中畢業生,剩下的一半由原職高普通高中錄取。
我縣這項"普十二"的教育民心工程,無疑,是全縣人民的一件特大好事。在當時來講,它應該是走在全廣西乃至全國最前列的教育發展成果!
錄取大致情況為:2015年、2016年,全縣絕大部分初中畢業生已被2所高中錄取,有小部分去了外地技校,也有小部分步入了社會。
但是,2017年,全縣約1600名初中畢業生,按成績優劣錄取后,約有200名學生最終沒有錄取,其去向也不得而知。
不能不說,這是"普十二"成果的一次退步。"三味"認為這恰恰是政府"回歸現實"后的一種再認知。究其原因:
正如題主所言,教師工作實屬不易,我也是既有動搖,卻又一直堅守。
1.教師工作的辛苦壓力大讓我一度動搖。
一是工作壓力大。30來年的班主任,每天都比學生早到班級,觀察學生情緒、監督學生晨讀、批改前一天作業、講評昨天同學們的表現、通報學校新的要求、或者找同學談心等。每天放學必須等最后一個學生離開我才走,檢查值日情況,保證他們在校最后一分鐘的安全。
只要學生在校,老師就沒有放松的時候。別的老師上課,我還要去趴后門抓不注意聽講淘氣的,下課馬上進班維護課間紀律,上課間操和學生一起散步一起做操,不算上自己的備講批復考,已經精疲力竭。學生的人身安全,更是讓人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
關愛和轉化特殊學生,那就是全天候的工作了。班里有個患有癲癇病的女孩子,她一犯病嚇得科任老師躲的老遠,我是班主任我必須給孩子及時救治,男同學幫我按手腳,我掐人中,有時吐的我滿手滿胳膊都是帶血帶痰的口水。一次她在放學路上犯病,我聽說后馬上跑到現場。
二是非教育教育工作讓人苦不堪言。什么衛生防疫、消防安全、掃黃打非、打黑除惡、毒品預防、控輟保學,只要是上級安排的工作,都要班主任落實,成天劃格填表、填寫記錄、預案總結等等,無謂地消耗了我的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三是與家長溝通難度大。 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和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可是現在的家長真是今非昔比。有的自詡“專家”,成天對老師指手畫腳,挑肥揀瘦;有的自私,一切以自己孩子為中心,孩子出點事,家長就到學校里糾纏起來,沒完沒了;有的家長完全放任,大撒手,和他說什么都不加機會,難以溝通。
2.單純的工作性質,讓我一直堅守。
一是相對而言,學校還算是一塊凈土,不用和領導搞關系,只要業務好,家長認可,學生喜歡,就足夠了。
二是學生很單純,和學生常年在一起,自己心靈都得到凈化,生活簡單而快樂。
教師被賦予太多的職業道德綁架,只要老師有一點沒有做好,就會遭受眾人鄙夷的眼神和指責,你這形還當老師呢,簡直是誤人子弟。
在所有的行業中,只有醫生和教師可以被道德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醫生救死扶傷,教師拯救和感化著人的靈魂,所以這兩類人才被稱為最高尚的人。
教師的天職主要是教書育人,是天天在想法設法為提高學生的分數和成績而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人。
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再也不能平凡的工作,如果你想靠當一個好老師來勤勞致富,連基本不可能。不想當校長和局長的老師不是好老師,想過時尚的好日子跟你好像無緣。
選擇了教師,意味著選擇了奉獻,選擇了甘于平淡,選擇了甘于清貧。
當老師,除了拿分數作為炫耀的資本,再也拿不出什么像樣東西來炫耀了。分數可以滿足上級和校長對你一時的肯定和認可,但是無法滿足你囊中羞澀時、無能為力的失衡狀態。
老師被過多的要求甘于堅守清貧,鼓勵終生從教,還有哪一種行業,還有哪一種人,需要鼓勵著干一輩子,還要甘于承受自愧不如別人,在別人面前自慚形穢,干為人梯,這種人只有教師。
教師就是這樣一種被期望過高,而附加升值不高或過低,為了分數而被長期壓抑或過度焦慮,心理處于偏激或身心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一種職業人。
分數和成績決定著老師的生存和尊嚴,教師為了評職稱,有時不得不昧著良心弄虛作假,為了在縣管校聘下不被落聘,不被淘汰下崗,冒著風險拼命的搞成績和分數,還在不斷的懲罰學生,在校長的權力下,老師成了學校中缺少凝聚力、缺少歸屬感和幸福感的群體。
三句話不離本行,是教師這一行業的真實寫照,教師被長期的教學工作磨練得失去了棱角,剩下的只有耐心和忍性了。每天生活在未成年人的世界中,思想單純幼稚,在與其他行業人的交往中顯得格格不入,已經成為另一類邊緣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廣西義務教育工作保學目標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廣西義務教育工作保學目標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