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經費的來源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經費的來源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是用于保障學生義務教育的費用。經費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兩上兩下”程序組織、指導學校編制全口徑年度預算,預算批復到各村小。
學校支出前,須按年初批復的預算及時向縣教育局申報用款計劃和大額支出申請,按時申報政府采購項目。
1、根據學校性質不同,包括的經費也不同。義務教育階段經費項目相對少,主要都是財政撥款,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既有財政撥款,還可以收取學雜費。大學經費應該更多了。
2、義務教育階段主要包括人員工資支出,商品服務支出,其中每年人員經費支出占學校經費支出比例大。現在義務教育階段還含有課后延時服務收費,這是專款專用。
教育經費支出是公共財政支出的一個組成部分,教育經費支出,是指中央和地方財政部門的財政預算中實際用于教育的費用支出。教育經費支出包括教育事業費支出(即各級各類的學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支出)和教育基本建(建筑校舍和購置大型教學設備的費用)支出等。教育經費是以貨幣的的形式支付的教育費用,是辦學必不可少的財力條件。在中國,教育經費支出主要是指國家用于發展各級教育事業的費用支出。
學校公用經費是教育事業費中用于保證和改善辦學條件的公共開支部分。包括:
(1)公務費:包括辦公費、郵電費、水電費、公用取暖費、行政人員差旅費、畢業生派遣費、車船保養維修和燃料費、會議費、養路費、行政設備維修費、炊事管理和維修費、宣傳費、校園綠化費、清潔衛生費等;
(2)設備購置費:一般設備費、教學設備費和科研設備費、圖書購置費等;
(3)修繕費:公用房屋等建筑物及附屬設備的修繕費、公房租金、不夠基本建設投資額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費用;
(4)業務費:教學所需的消耗性開支,含醫療衛生材料,實驗用工具、器皿等低值易耗品、試劑、材料,專業資料講義及實習等費用;
(5)其他費用:外籍專家費、差額補助費或未能包括的其他費用等。
1、實施義務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切不得低于當地財政收入的增長。
2、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義務教育費用逐步增長。
3、保證義務教育教職工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這三個增長是根據199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55條規定的。此項規定被通俗地稱為教育經費的“三個增長”。
2021年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即:小學生均公用經費標準650元/年,初中生均公用經費標準850元/年,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6000元/年,公用經費每季度撥付1次。
2021年義保標準:公用經費補助小學675元/生年,初中875元/生年;縣區公用經費補助農村小學10元/生年,農村初中15元/生年,城市小學30元/生年,城市初中45元/生年,作業本費補助小學20元/生年,初中40元/生年。
《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管理辦法》(財教【2019】121號)要求,為足額安排市本級應配套的教育資金,有效緩解義務教育學校的財務壓力,確保小學650元/人、初中850元/人的經費標準落實到位,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市財政局近日下達市直18所中小學2021年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市直學校秋季公用經費)510.08萬元。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經費的來源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經費的來源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