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實行管理體制內容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實行管理體制內容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義務教育法的基本內容,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
二、我國義務教育法的基本內容
(一)義務教育的目的
目的: 為了發(fā)展基礎教育,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第一條)。
(二)義務教育的步驟
“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實施初等義務教育;第二階段,在實施初等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初級中等義務教育。”
(三)義務教育的制度
1.年限:“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第二條)
2.義務教育的階段和學制
階段:“義務教育可以分為初等教育和初級中等教育兩個階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礎上普及初級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和初級中等教育的學制,由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第七條)
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
1.完善校長教師交流制度改革。不斷完善義務教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推進校長教師優(yōu)質資源的合理配置,重點引導優(yōu)秀校長和骨干教師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流動,形成城區(qū)和塬區(qū)團隊交流的雙向機制,率先實現縣域內校長教師資源均衡配置,促進教育公平,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
2.實施“大學區(qū)制”管理改革。建立中小學五大學區(qū),充分發(fā)揮龍頭學校優(yōu)質教育資源帶動輻射作用,擴大優(yōu)質資源覆蓋面。積極實施金臺區(qū)和千陽教育聯盟合作交流、結對幫扶,建立縣際、縣域“一對一”“一對多”結對幫扶關系,促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提升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水平。
3.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竭力把信息化技術和優(yōu)化課堂教學相融合,大力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改革,不斷促進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的變革,“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實現中小學全覆蓋,課堂改革朝著“深化、細化、提質、增效”的方向縱深推進,積極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星級實驗校。
巜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是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1993年10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五號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是為了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建設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業(yè)務素質的教師隊伍,促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制定的法規(guī)。
義務教育法的實施理念:
1、《義務教育法》重申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指導思想。明確規(guī)定學校應當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學之中,開展與學生年齡相適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2、《義務教育法》強調了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理念。新法強調了義務教育的均衡發(fā)展,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保障學生入學后也要享有相對公平的公共教育資源和待遇。
3、《教師法》是為了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建設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業(yè)務素質的教師隊伍,促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制定的法規(guī)。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實行管理體制內容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實行管理體制內容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