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統編教材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統編教材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現行統編教材是指正在使用的由國家,一般是教育部出面組織編寫的統一使用的教材的意思。 根據中央要求,教育部從2012年起,開始統一組織新編義務教育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二者的主要區別就在于是否有行政部門的參與。
統編是指由國家教育部中的行政部門統組織編寫的教材,部編教材一般是由國家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
教育部統編教材亦稱“通用教材”、“部編教材”,是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編輯,通用于全國各地學校的教材。
從2017年秋季學期起,全國數百萬就讀于起始年級的小學生和初中生,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3個科目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現行的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北京版等版本教材將逐步被取代。
根據中央對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教育部歷時五年,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2017年秋季學期起,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統編是指由相關部門組織編寫的統一使用的材料.一般是由教育專門機構組織編寫,其他人寫的不算。這是部編和統編教材最大的區別。有的高校教材是自己學校的老師編著的,比如專業有的教材就是自己學校老師編寫的,國家統編的應該是全國性的教材,適用大多數高校。嚴格來說,統編教材和部編教材區別不是很大,都是教育部組織編寫的。
1. 統編和非統編的教材有區別。
2. 統編教材是由教育部或相關教育機構統一編寫的教材,具有統一的教學內容和標準。
這種教材一般經過嚴格的審定和篩選,內容較為全面、系統,質量相對較高。
而非統編教材則是由各個出版社或個別教師編寫的教材,內容和質量參差不齊。
3. 統編教材的優勢在于統一性和權威性,能夠確保學生接受到一致的教學內容,便于教師進行教學計劃的制定和教學進度的掌握。
同時,統編教材通常會根據教學大綱和考試要求進行編寫,與考試內容更加貼合。
而非統編教材則更加靈活,可能會有更多的案例和實際應用,能夠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和思考空間。
4. 在實際應用中,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統編教材或非統編教材。
統編教材適合需要按部就班學習的學生,而非統編教材則適合追求更深入學習和拓寬知識面的學生。
此外,非統編教材也可以作為輔助教材來增加學習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統編教材和非統編教材主要在編寫主體、內容選取、適用范圍等方面存在區別。
1. 編寫主體:統編教材是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編寫的,具有權威性和統一性。而非統編教材則是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或個人組織編寫的,靈活性較強,但可能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
2. 內容選取:統編教材的內容是根據國家課程標準和教學要求進行選取的,通常涵蓋各個學科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而非統編教材的內容可能根據編寫者的觀點和需求有所取舍,內容上可能更側重于某一方面的知識或技能。
3. 適用范圍:統編教材通常在全國范圍內適用,具有較強的通用性。而非統編教材則可能在一定地區、學校或班級范圍內使用,適用范圍相對較小。
4. 更新周期:統編教材的更新周期通常較長,以保證知識的穩定性和連貫性。而非統編教材的更新周期可能較短,以適應地區、學校或班級的特定需求。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統編教材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統編教材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