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蒙臺梭利的教育活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蒙臺梭利的教育活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蒙氏教育的五大領域
一、感官教育
1、訓練幼兒各種感官,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
2、訓練幼兒辨別力手眼協調能力。
3、訓練幼兒觀察、分類能力,培養注意力。
4、建立幾何圖形意識,自由拼組。
5、培養幼兒審美能力。
6、培養幼兒學習興趣及求知欲望。
二、數學教育通過操作活動,將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幼兒易于理解。
三、語言教育
蒙特梭利課程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打破傳統的填鴨式教育。要求活動室寬闊大方,室內工作臺、工作毯和豐富的教材教具供孩子們自由使用。蒙氏教育內容分為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數學教育、語言教育、科學文化教育以及無教具的德育和音樂教育。
蒙臺梭利認為干涉兒童自由行動的教育家太多了,一切都是強制性的,懲罰成了教育的同義詞。她強調教育者必須信任兒童內在的、潛在的力量,為兒童提供一個適當的環境,讓兒童自由活動。她特制了很多教具,如小型的家具、玻璃、陶瓷等小物件,供兒童進行感官練習。兒童的感官練習對兒童對事物的認識極為重要。
蒙臺梭利對于兒童心理發展的看法,是她全部教育學說的基礎。過去許多人批評她在這個問題上純屬遺傳決定論,其實并不盡然??v觀蒙臺梭利的全部學說,她認為兒童的心理發展既不是單純的內部成熟,也不是環境、教育的直接產物。
1)讓孩子學會生活
蒙特梭利教育法,首先會教會孩子如何生活,包括最基本的穿衣吃飯、如何照顧自己和他人,了解生活中一些必備禮儀。
一個人無論身份多高貴,終究是要剛回歸到現實生活中,所以這項技能很重要。
2)激發并完善孩子的語言能力
普通教學時孩子往往是一直在聽老師說。而“蒙氏”教育更加注重教孩子表達,并同時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能力。
3)讓孩子擁有敏銳的感官
蒙氏教育除了會培養孩子的“五官”的感覺以外,還會注重孩子的觀察力、判斷力以及行為能力,敏銳的感官會讓孩子發現更多細小事情。
4)“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蒙氏教育不僅僅限于“語數外”這些基知識,孩子從小就會受到各個方面的知識影響,這不是硬性灌輸的,而是通過不同的教具或者像聽故事一樣,在不知不覺中了解的。
課程教學流程
1.預備活動師幼互相問候。走線,線上游戲。集中幼兒注意力,調整心情或做一些與本次活動有關的小游戲作為導入。
2.集體活動創設一定的情景,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供幼兒操作探索,達成本次活動的基本目標。
3.游戲活動以豐富、有趣的游戲讓幼兒參與到游戲中,進行經驗的提升。
4.分組活動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提供大量的材料,讓幼兒有選擇性地進行活動。一般分三組:實物操作組、學具操作組和紙面操作組。三組活動或是形式不同、難易程度不同,或者相同的形式用不同的材料。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蒙臺梭利的教育活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蒙臺梭利的教育活動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