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數學教育活動如何進行研究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數學教育活動如何進行研究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課題研究的思路與步驟 本課題的研究分為三個階段。 1、研究的準備階段。 時間安排:2010.4—2010.8
(1)設計課題方案、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研究計劃。查閱大量文獻,掌握國內外關于學生個體差異對學習數學影響的研究概況,確定研究課題,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設計了課題研究方案,修訂、論證研究方案,集中討論并制定切實可行的研究計劃,使課題研究具有明確的目標。(2)進行課題組建設,使課題研究處于科學、規范的組織管理之中。把課題組成員分為三個小組。明確課題組成員的職責和分工。制定課題組階段性計劃。完善課題研究制度和組織紀律,包括理論學習制度、培訓制度、研究制度和檔案資料管理制度。(3)進行預備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修改、完善調查問卷,進一步明確研究的思路和目標。
2、研究的實施階段。 時間安排:2010.9—2011.6
(1)設計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能力的調查問卷。三個小組分頭在實驗班學生中進行問卷調查,掌握大量真實的第一手資料。(2)組織課題組成員對問卷調查資料進行認真統計,著眼差異,進行現狀分析和成因研究,形成全面而詳細的分析。據分析報告,確定實驗班學生的分組情況。學生分為好、中、差三個群體,每組6人,每類學生兩名。分組都是相對的,并非一成不變。(3)采用行動研究法,一方面課題組成員要根據自己研究的具體問題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撰寫專題論文、積累典型的研究案例。另一方面通過公開課、研討課、教學經驗交流、開展“同課異構”教學設計競賽與觀摩等活動,發現問題,調整實驗計劃。
3、成果形成階段。 時間安排:2011.7—2012.3
(1)整理實驗數據和資料,對實驗效果進行評價。(2)整理優秀教學設計、課例、案例系列,做好實驗的教科研論文成果匯編。(3)完成實驗研究報告。(4)召開課題展示會,展示匯報實驗成果。(5)完成課題研究報告,為課題鑒定做好充分的準備。
中學數學教學的研究通常采用以下基本方法:
1. 文獻研究:對相關的教學理論、方法和經驗進行文獻梳理和分析,研究前人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和觀點。
2. 實證研究:通過實地觀察、調查問卷、實驗等方法,對中學數學教學實踐進行觀察和數據收集,以了解教學現狀、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3. 范例分析:從教學實踐中選取典型的范例進行分析和評估,探究其中的有效教學策略和方法。
4. 教學設計研究:設計和實施特定的教學方案,并在實踐中進行評估和改進,以驗證教學策略的效果和有效性。
5. 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研究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教師培訓、教師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提升,以及教師如何有效地應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挑戰。
6. 教材分析和評估:對中學數學教材進行分析和評估,研究教材的內容、結構、教法等方面的優缺點,提出改進意見。
7. 學生學習與能力評估:研究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成果,通過考試、測驗、調查等方式對學生的數學能力進行評估,以便設計和改進教學。
這些研究方法可以相互結合,綜合運用,以促進對中學數學教學的深入理解和有效改進。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數學教育活動如何進行研究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數學教育活動如何進行研究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