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勞動教育課程論文規范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勞動教育課程論文規范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時代,勞動教育的內涵也開始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如聚焦勞動素養的全面提升、走向勞動與教育的 深度融合、重視勞動過程的協同創新、拓展數字勞動的教育功能、關注勞動生態...
一、勞動教育性質和基本理念 勞動教育是發揮勞動的育人功能,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活動。
具有突出的社會性,必須加強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生產實踐的直接聯系,發揮勞動在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紐帶作用,引導學生認識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同時注重讓學生學會分工合作,體會社會主義社會平等、和諧的新型勞動關系。具有顯著的實踐性,必須面向真實的生活世界和職業世界,引導學生以動手實踐為主要方式,在認識世界的基礎上,獲得有積極意義的價值體驗,學會建設世界,塑造自己,實現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目的。
鼓勵學生在學習和借鑒他人豐富經驗、技藝的基礎上,嘗試新方法、探索新技術,打破僵化思維方式,推陳出新。
二、勞動教育目標和內容
具備完成一定勞動任務所需要的設計、操作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
1、立德樹人: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實施勞動教育,能使學生樹立勞動創造一切的觀點,懂得勞動光榮、懂得自己的幸福靠勞動創造,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能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例如,通過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自我服務性勞動,如洗衣、掃地、整理床鋪、做飯、洗碗筷等。學生們在這些勞動中,樹立了勞動觀念和為別人服務的思想,同時在勞動中不斷克服困難,也有利于形成堅強的意志,也使他們養成了吃苦耐勞、勤儉節約、勇敢誠實的良好美德。
2、育才培智:提升學生的智力與創造力
熱愛勞動、雙手靈巧的孩子,思維一般都清晰敏捷、喜歡鉆研。在勞動時,由于中樞神經處于積極的狀態,非常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勞動還可以豐富知識,發展智力。例如,兒童在勞動中,必然要通過眼看手摸,實際地感受到(形狀、重量、硬度、光澤、光度、溫度等)物質特性,這就為思維和想象力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3、育美健體:強壯學生的體格與身體健康
學生正處在長身體的時候,組織他們去參加一定的勞動,在不同的勞動中,使身體的各部分都能得到鍛煉,增強肌體各器官的功能,使肌肉、筋骨得到鍛煉,從而提高學生對疾病的抵抗力,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新時代高校勞動精神培育要體現在“知情意行”四個方面,切實在勞動觀念、勞動情感、勞動意志、勞動行為上發力,提升勞動教育引領力。
在學校層面要求教室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依托有形載體,將勞動精神具象化,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將勞動價值觀念以高效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并且要求相關老師繼續挖掘、開發、優化勞動教育思政課程資源。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勞動教育課程論文規范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勞動教育課程論文規范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