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大學是否需要性教育課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大學是否需要性教育課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一般大學的公共課有:
1、《大學英語》
2、《大學物理》
3、《高等數學》
4、《大學語文》
5、《歷史文化》
6、《思想政治教育》
7、《大學體育》
8、《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9、《網絡與信息比較安全教育》
新生主要學習一些基礎性的課程,即公共課。但是專業不一樣,課程安排也會有所不同。
常見的公共基礎課程有:
大學語文、英語(一)大學英語自學教程(上冊)、高等數學(一)微積分、計算機應用基礎、基礎會計學、體育等。
(一)特點不同
顯性課程具有計劃性。是以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材形式明確陳述的課程,有明確的文件規定,在學校內正式實施,對學生的影響在預料內。隱性課程則具有非計劃性。是以教育的物質環境、精神氛圍等方式存在的,未明確陳述的課程,在學校內沒有明確開設,對學生的影響在預料外。
(二)過程不同
顯性課程多以課堂教學為教學過程的主陣地。授課計劃在課堂前完成,以課堂教學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而隱性課程多以學校環境為載體。如校園建筑、校園綠化、人際關系等,對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豐富精神世界。
(三)結果不同
我認為現在很有必要在大學開設‘性教育’相關課程,主要有幾個方面原因:
1.大學生性知識缺乏。雖然經過十幾年寒窗苦讀進入了象牙塔,但在這十幾年中對于性知識的接受和儲備嚴重缺乏,這一方面中國家庭對子女的性教育持排斥態度,不能正確對待;另一方面學校老師對書本中的性知識不能正確給學生教授,更多選擇自學。但家長和老師都是學生的領路人,他們顯然錯過了路上的關鍵路標。
2.大學生從年齡來講都已經到了青春期,屬于性活躍人群,沒有足夠的性知識儲備,在正常異性交往中無法正確對待兩性行為,加之所謂的真愛和忠誠,無保護的性行為在高校學生中成了高發區。
3.進入大學的學生他們經歷了三年的高強度學習,心理和身體上的雙重壓抑往往會在大學初始得到釋放,所謂的一夜情也就隨之而來,少有人會對此特別在意,這也是性知識缺乏的表現之一。
4.男男同性戀在大眾看來不被接受,但這個群體真實存在,而且數量很大,大學的學生對自己不知道的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會被忽略,在性知識缺乏的前提下無法正確判斷,從而做出高危行為。
總之,在高校開設性教育課程非常必要,單從越來越多的HIV感染者在各大高校學生中被發現,就能說明大學生對性知識有多么缺乏,我們不能再用帶有偏見的眼光看待性教育,必須正視并重視!
雖然在我的母校是選修課,但是非常火爆,所以應該開設呀,畢竟從小黃片得到的知識,遠不如通過科學嚴謹態度學習到的那么系統,再者性健康和做愛是兩件事情,沒什么好避諱的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內外交流不斷加深,當代青年對性的態度越來越開放,尤其是高校大學生正值發育后期,激素分泌最為網速和活躍,隨著性機能的日趨成熟和性意識的萌發,性本能和性沖動日趨強烈,戀愛、擇偶已成為其生活中無法避免的問題。
大學生一方面沒有受到系統科學的性教育,另一方面受西方性觀念和性價值觀的影響,他們對性的態度愈發開放和渴望,高風險的性行為和性暴力時間與日俱增,這一現象十分令人擔憂,但受我國保守傳統觀念的影響,高校性教育依然處于低谷狀態。
因此,對大學生進行顯得非常緊迫,加強高校大學生性教育刻不容緩。
滿嘴仁義,一肚子男盜女娼。
有些事不提不代表不想,初中老師連太監都不讓孩子問,什么是割了生殖器的男子。悲哀,民族的悲哀。
一邊是求知欲,一邊是視性教育為性描寫。要么不矯枉,缺乏監管,要么矯枉必過正!
這跟某些人的意識形態有關。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大學是否需要性教育課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大學是否需要性教育課程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