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教育部義務教育培訓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教育部義務教育培訓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校外培訓主管部門在中國是由教育部負責監管的。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是負責校外培訓的監管工作的部門之一。此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教育廳(教委)也承擔著校外培訓的監管職責。校外培訓主管部門的任務包括規范培訓機構的辦學行為、加強從業人員管理、強化培訓收費管理等。
學科類培訓主要包括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 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的課外培訓。
1學科類培訓的范圍
教育部辦公廳在今年7月28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范圍的通知》中,明確了學科類和非學科類的范圍。
學科類: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 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物理、化學、生物;
非學科類:體育(或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學科,以及綜合實踐活動(含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等。
2嚴格規范課外培訓機構
教育部官網發出通知,進一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范圍。
通知明確,根據國家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置的規定,在開展校外培訓時,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物理、化學、生物按照學科類進行管理。對涉及以上學科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習內容進行的校外培訓,均列入學科類進行管理。
在開展校外培訓時,體育(或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學科,以及綜合實踐活動(含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按照非學科類進行管理。
各地要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進行審核把關,加強日常監管和監督檢查。
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簡稱“雙減”,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和教育教學質量簡稱“雙升”。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全面治理規范校外培訓,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切實提升學校育人水平。
“雙減”主要任務和重大措施有:
一、是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
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合理調控作業結構,分類明確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二、是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學校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增強課后服務的吸引力。拓展課后服務渠道,做強做優免費線上學習服務,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優秀教師開展免費在線互動交流答疑。
三、是堅持從嚴治理,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行為。
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線上學科類機構改為審批制,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分類制定標準、嚴格審批。
規范培訓服務行為,建立培訓內容備案與監督制度,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強化常態運營監管,培訓機構融資及收費應主要用于培訓業務,堅決禁止不正當競爭,嚴禁聘請在境外的外籍人員開展培訓活動。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育部義務教育培訓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教育部義務教育培訓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