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非義務教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非義務教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現在高中不是義務教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一章第二條規定: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吨腥A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于2006年6月29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擴展資料:1、教育性質中國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性質為強制性、公益性、統一性。2、公益性所謂公益性,就是明確規定“不收學費、雜費”。公益性和免費性是聯系在一起的如修訂的義務教育第二條規定,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3、統一性統一性是貫穿始終的一個理念。在新法中,從始至終強調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一的義務教育,這個統一包括要制定統一的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設置標準、教學標準、經費標準、建設標準、學生公用經費的標準等等。這些與統一相關的內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來。4、強制性強制性又叫義務性。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范。家長不送學生上學,家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接受適齡兒童、少年上學,學校要承擔責任;政府不提供相應的條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規范。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義務教育
小學五年制是1951年10月開始執行的。1970年初,本著“教育要革命,學制要縮短”的理念,開始將小學六年制改為五年制。1979年,又將五年制改回到六年制。小學是人們接受初等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發展,在其前又開設了幼兒園。一般6-12歲為小學適齡兒童,現階段小學階段教育的年限為6年(少數地方仍是5年)。小學教育階段后為中學教育階段,小學包含在九年義務教育內,小學教育不收取任何費用。
從上海市教委獲悉,從2004年9月新學期開始,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面實行“五四學制”,即小學5年,初中4年,取代過去小學6年、初中3年的“六三學制”。 根據新學制,初中全面實行四年制,四個年級分別為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原來的“小學六年級”被取消,從1988年開始的過渡形態“初中預備班”被正名為六年級。
全面實行“五四學制”后,小學生修滿五年,學科考試成績合格發給小學畢業證書;初中生修滿九年,學科考試成績合格發給初中畢業證書。
上海市教科院專家指出,實行“五四學制”的最大好處是有利于減輕學生初中階段過重的學習負擔和心理壓力。在“六三”學制下,初中三年太短,學生剛從小學畢業,第一年基本處于對初中教育方法和環境的適應期;一到初三,又將面臨畢業和升學,中間只有初二一年過渡,學生一旦跟不上,往往來不及調整,造成持續學習的困難。
未成年人發育提前,是促動“五四”分段取代“六三”分段又一重要原因。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和都市文化的影響,上海市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發育普遍“早熟”,大多數六年級學生實際上已是少年,高一級學校的學習生活環境更有利于他們健康成長。
上世紀80年代末,上海市為緩解市區小學入學高峰壓力,嘗試把小學六年級挪到初中,設立初中預備班。沒想到,這一“挪”大收其效,四年制初中讓學生感覺寬松多了,兩極分化現象逐漸弱化,學生個性發展有了更大空間。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非義務教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非義務教育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