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教育經費是義務教育才有嗎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教育經費是義務教育才有嗎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2月1日,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首場發布會,介紹教育改革發展總體情況。財務司副司長劉景介紹,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超過4萬億元,一半以上經費用于保障義務教育。
?
劉景表示,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超過4萬億元,帶動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首次超過5萬億元,支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民教育體系,建立了世界上覆蓋最廣的學生資助體系。
從2016-2019年財政教育投入情況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年均增長8.2%;占GDP比例為4.04%,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
從使用的情況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中義務教育占比最高,一半以上經費用于保障義務教育。2019年用于義務教育的經費占到52.7%,近四年期間這一數字始終保持在53%左右。學前教育財政性教育經費年均增長15.4%,在各級教育中增長最快;占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從2015年的不到4%提高到2019年的5%,提高幅度在各級教育中為最高。
中央對地方教育轉移支付資金80%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區,"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財政性教育經費年均增長10.9%,高于全國年均增幅2.7個百分點。用于學生資助的財政資金累計支出超過5000億元(不含免費教科書和營養膳食補助),年均增長達到了8.35%。教職工人員支出占到62%,比2015年提高近5個百分點,財政支出的重點已經逐步從硬件建設轉向軟件建設,更加注重教育質量的提升。
義務教育經費是指國家對義務教育階段(包括小學、初中)的學校進行的財政投入,在基本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設備采購、教育改革與發展等方面進行投入的資金。
它是為了保障學生接受基本的義務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教育公平,保障開展基礎教育的必要經費。
義務教育活動所需要的一切費用
義務教育經費是指義務教育活動所需要的一切費用。包括義務教育的基建費用,教學設備,教學儀器、圖書資料等的購置與維修費用和教輔人員的培訓、工資、福利費用等。
是用于保障學生義務教育的費用。經費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兩上兩下”程序組織、指導學校編制全口徑年度預算,預算批復到各村小。
學校支出前,須按年初批復的預算及時向縣教育局申報用款計劃和大額支出申請,按時申報政府采購項目。
〈教育法〉就是有關教育的基本法律,是我國教育應該遵循的。
規定九年義務教育,就有幾重含義,一是普及性,有普及率的具體指標規定要求。二是強制性,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就是小學6年+初中3年),家長(監護人)最低必須送子女讀完九年義務教育,否則就違反義務教育法,可受到處罰。三是公益免費性,明確義務教育就要由國家來承擔主要的教育經費,對受教育者是免費教育,免收學費,雜費,課本費,最多只收作業本費。對特殊困難學生免交所有費用。
實施義務教育的中小學校都是公辦學校。而民辦(私立)的中小學是要收學費的。是很好理解的,私立學校性質決定就必須要收費,教師工資要由收費才能開支,就是有國家補助,大頭也要通過收費來承擔。
私立學校依規依法取得辦學許可,申報核發收費許可就可以收取核準的項目標準費用。
不能簡單用義務教育法來對待私立民辦學校。客觀地說私立學校在普及國家義務教育中還是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至少減輕了一些入學困難的現象。國家也給予了相關的補助。當然在實施義務教育中,也確實存在不公平的現象。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育經費是義務教育才有嗎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教育經費是義務教育才有嗎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