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發展目標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發展目標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高標準、高質量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使每一個適齡兒童少年(包括殘疾兒童少年和外來人員子女)都能在相對均衡的條件下接受良好的九年義務教育。全市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以及弱勢群體教育均保持全省領先水平。加快實施小班化教育,至2005年,全市實現小班化的學校,小學達到30%以上,初中達到20%以上,其中6個老城區小學達到70%,初中達到50%;至2010年,全市實現小班化的學校,小學達到70%,初中達到50%,其中6個老城區小學基本實施小班化教育,初中達到80%。努力擴大優質義務教育資源,至2005年,全市優質教育覆蓋率達到50%,其中6個老城區達到65%;至2010年,全市優質教育覆蓋率達到75%,其中6個老城區達到90%。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一章第三條規定: 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一章第三條規定: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2035年義務教育發展目標是: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為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2035年主要發展目標是: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實現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服務能力顯著提升、高等教育競爭力明顯提升、殘疾兒童少年享有適合的教育、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我國義務教育的目的是普及基礎教育。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義務教育質量事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
我國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性質為強制性、公益性、統一性。
1、公益性
所謂公益性,就是明確規定“不收學費、雜費”。公益性和免費性是聯系在一起的如修訂的義務教育第二條規定,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2、統一性
統一性是貫穿始終的一個理念。在新法中,從始至終強調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一的義務教育,這個統一包括要制定統一的義務教育階段教科書設置標準、教學標準、經費標準、建設標準、學生公用經費的標準等等。這些與統一相關的內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來。
3、強制性
強制性又叫義務性。讓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是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義務。誰違反這個義務,誰就要受到法律的規范。家長不送學生上學,家長要承擔責任;學校不接受適齡兒童、少年上學,學校要承擔責任;政府不提供相應的條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規范。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發展目標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發展目標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