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中國義務教育法頒布的意義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中國義務教育法頒布的意義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6年7月1日起施行。當前版本是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正。
1986年4月12日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的頒布,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標志著我國確立了普及義務教育的制度,表明我國基礎教育即將迅速發展,課程和教學改革即將進入一個新階段,是現代中國教育的里程碑。
中國義務教育制度的擬議和提出,起源于20世紀之初。在清朝末期,當我國處于廢科舉、興學堂、建立新學制時期,歐美各國以及亞洲的日本大都普遍實行了義務教育。清政府某些官員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便在20世紀初草擬清廷有關文件時使用了"義務教育"、"強迫教育"這樣的詞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于2006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取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愛國情懷,熱愛生活,尊重父母和他人,助人為樂。第二,獨立管理自己的能力。能在父母的幫助下獨立生活和學習,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愛好,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第三,學會和他人協作,形成良好交際范圍的能力。能正確選擇自己的朋友圈,和朋友同學一起共同參與學習和生活的能力。第四,每天堅持學習不斷獲取新的認知的能力和不斷鍛煉身體養成良好運動狀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一章第三條規定: 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我認為義務教育的階段是為進入社會做準備。這個階段大概能做到這么幾點就差不多算是很成功了:明白要成為什么人,懂基本的社會規則,培養自信、友善的態度,能夠有積極向上的朝氣。畢竟不可能每個孩子都成績出眾,而且優秀的成績也不是人生的目的。
確立比較切合實際的目標,自己知道努力,不違反社會基本的規則,有道德感,慢慢去努力,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就是一個成功的人。所以,最后做工程師、碼農或者幼兒園老師、售貨員、公交司機也沒什么。
義務教育最重要的目的肯定是讓更多的人,接受到最基本的教育。因為有很多家庭因為經濟原因,會不讀書或者提前輟學打工。還會有重男輕女的現象,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等封建思想,導致很多女性群體無法接受正規教育。而九年義務教育則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耶][耶][耶]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中國義務教育法頒布的意義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中國義務教育法頒布的意義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