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均衡八項指標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均衡八項指標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以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臺數(shù)、生均圖書冊數(shù)、師生比、生均高于規(guī)定學歷教師數(shù)、生均中級及以上專業(yè)技術職務教師數(shù)8項指標,分別計算小學、初中差異系數(shù),評估縣域內小學、初中校際間均衡狀況。
(一)每百名學生擁有高于規(guī)定學歷教師數(shù):小學、初中分別達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
(二)每百名學生擁有縣級以上骨干教師數(shù):小學、初中均達到1人以上。
(三)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育、藝術(美術、音樂)專任教師數(shù):小學、初中均達到0.9人以上。
(四)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小學、初中分別達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
(五)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小學、初中分別達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
(六)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小學、初中分別達到2000元以上、2500元以上。
(七)每百名學生擁有網(wǎng)絡多媒體教室數(shù):小學、初中分別達到2.3間以上、2.4間以上。
每所學校至少6項指標達到上述要求,余項不能低于要求的85%;所有指標校際差異系數(shù),小學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
第八條 教育質量評估通過以下9項指標,重點評估縣域義務教育普及程度、學校管理水平、學生學業(yè)質量、綜合素質發(fā)展水平
所謂八項指標,是指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臺數(shù)、生均圖書冊數(shù)、師生比、生均高于規(guī)定學歷教師數(shù)、生均中級及以上專業(yè)技術職務教師數(shù)。
1、全面發(fā)展:以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身心、社會與文化能力為目標,實現(xiàn)教育的全面發(fā)展。
2、適應性:不同學生有不同的學習需求,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個性,實施適應性教育,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3、多元化:實施多元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習興趣和能力。
4、關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和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獨立性。
5、創(chuàng)新:積極推動教育創(chuàng)新,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一)每百名學生擁有高于規(guī)定學歷教師數(shù):小學、初中分別達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
(二)每百名學生擁有縣級以上骨干教師數(shù):小學、初中均達到1人以上。
(三)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育、藝術(美術、音樂)專任教師數(shù):小學、初中均達到0.9人以上。
(四)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小學、初中分別達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
(五)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小學、初中分別達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
生均占地面積、生均綠化面積、生均校舍建筑面積、生均體育場地面積、小學數(shù)學科學初中理科教學儀器配備、生均圖書冊數(shù)、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臺數(shù)、音體美器材配備、學生與教職工之比、高于規(guī)定學歷的專任教師比例。
中國義務教育均衡十條標準包括:
1. 初中階段普及率達到90%以上;
2. 防止因學區(qū)劃分、城鄉(xiāng)差別等原因導致學生成績不公;
3. 每個區(qū)、縣至少有一個九年一貫制學校;
4. 建立義務教育學校資源調配和服務保障機制,避免因資源不足而影響學校辦學車間;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均衡八項指標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均衡八項指標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